诗歌鉴赏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 (1) 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 (2) 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神州,称中华,

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

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浓,

齐奋发,共繁荣。

  1. (1) 这首诗歌的题目是
  2. (2) 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3. (3) 神州大地上有个民族。
读诗歌填空

禾日当午 ,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 (1) 这首诗里“汗”和“餐”,它们有共同的韵母,是
  2. (2) 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对诗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迟日江山丽”中的“丽”字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 B . 由“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可知,作者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物。 C .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这两句诗表明诗人沿着“来时路”返回,还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阅读诗句,完成练习。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________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________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 (1) 按照原诗把诗句补充完整。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2. (2) 用“”画出诗中的比喻句。
  3. (3)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和鱼儿。
  4. (4) 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________

    A . 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 . 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5. (5) 这首诗有静有动,如同两幅水墨画。请把描写“动态美”的诗句画上“”。
阅读李清照另一首《如梦令》,完成练习。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 (1) 词是我国古诗歌的一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有不同的,如“如梦令”、“渔歌子”。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的词牌有:等。
  2. (2) 理解词语意思。

    ①依旧:

    ②知否:

    ③雨疏风骤:

  3. (3) “海棠依旧”“绿肥红瘦”指的是同一事物吗?它们描写出了怎样不同的意境。
  4. (4) 通过想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没有退路,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车票地,

没有退路,出了山的溪水不会往回流动,

走下去,前面有相思鸟,有金孔雀,

走下去,前面有橄榄树,有曼陀林。

风来吧,雨来吧,雷鸣电闪都来吧,

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

才是我们每个人留在这世上的真正姓名。

  1.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真正——     流动——

  2. (2) 在文中“有相思鸟,有孔雀”,指,风、雨、电闪雷鸣指
  3. (3) 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 (4) 读了这段文章有什么感想,用自己的话说一下。
课外阅读。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1) 你觉得“羌管悠悠霜满地”这一句的意思是
  2. (2)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意思是“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头发花白出征,夫人流下了泪水”。

    ②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中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景物。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

  3. (3) 找出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
  4. (4)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句是曹植对其兄曹丕的控诉. B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写出了清朝末年昏沉、庸俗的社会现实。 C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感叹时间一去不同,警醒青年人要珍惜时光。
课外阅读。

雨后

冰心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

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

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得高高。

他喊:“妹,小心,滑!”

说着自己就摔了一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

嘴里说:“糟糕——糟糕!”

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

却迸射出兴奋和骄傲。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辨儿,

紧紧地跟在泥裤子后面。

她咬着唇儿,

提着裙儿,

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1. (1) 第三节中下划线的“泥裤子”指的是(),第四节下划线的“泥裤子”指的是(

    A.小哥哥摔倒后弄脏了的裤子。           B.小哥哥。

    C.小妹妹。                             D.小哥哥和小妹妹。

  2. (2) 小哥哥在时摔了一跤,小哥哥之所以兴奋是因为:
  3. (3) 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这首诗描写了雨后小朋友们嬉戏玩耍的情景。

    ②小妹妹“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是因为小哥哥摔了一跤后裤子弄脏了,她也想弄脏裤子。

  4. (4) 从“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得高高”“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内阅读。

绿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西湖漫笔(节选)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1. (1) 按课文内容填空,将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2) 写出《绿》中不同的绿色;写出《西湖漫笔》中描写绿色的词语。

    不同的绿色:

    描写绿色的词语:

  3. (3) 请写一句描写颜色的句子。
  4. (4) “到处是绿的……“和“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这两句话都体现了绿色的         。
  5. (5) 诗中“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读后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6. (6) 《绿》和《西湖漫笔》有哪些相似之处?
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1)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季节)的,却各有特色。《钱塘湖春行》看似白描,实则重点描写了等景物。

    《春夜洛城闻笛》中触发诗人故园之情的原因是:(用诗句回答)。

  2. (2) 对比这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春夜洛城闻笛》

    《钱塘湖春行》

    诗的体裁不同

    表达的情感不同

    给人的感受不同

  3. (3) 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诗人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美丽的景象 B . 《钱塘湖春行》结尾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 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感叹 C . 《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D . 《春夜洛城闻笛》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对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 (1) 下列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    )
    A .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 .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C .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D .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 (2) 《村晚》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图,《牧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图。下边这幅图可以用诗句“”来概括,我能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把诗句中的情景描绘出来:

    图片_x0020_100001

  3. (3)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两首诗都描写了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塑造了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B . 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其中《村晚》把草、池塘、山、落日等融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幽静美丽的图画;《牧童》则通过“六七里”“三四声”等写出了原野的广阔、傍晚的宁静。 C . 两首诗都表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但《牧童》还通过“不脱蓑衣”让我们体会到了牧童放牧一天的劳累。 D . 两首诗都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的,诗中有景、有人、有声,流露出作者对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4. (4) 笛声悠扬悦耳,笛子也分为好多种,你认识下面的笛子吗?选一选,填一填。

    A.长笛            B.风笛            C.竖笛            D.陶笛

    图片_x0020_100002

    图片_x0020_100003

    图片_x0020_100004

    图片_x0020_10000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友谊

泥泞中

一只扶持的手

岔道口

一个引导的箭头

挫折时

一句温暖的话

迷惑时

一个肯定的回答

干渴时

一杯清凉的水

倦怠时

一声惊蛰的春雷

纯洁的友谊

高山上的白雪

生命的蜜和盐

森林中的松柏

  1. (1) 这首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这是写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在第二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这是写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友谊能。在第三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这是写当我们处于烦躁消沉时,友谊能。在第四节中,“高山上的白雪”,是写友谊的,“生命的蜜和盐”,写的是友谊的,“森林中的松柏”,写的是友谊的
  2. (2) 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仿照第一节写一写。
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烂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徜徉: 。

    姗姗来迟: 。

  2. (2) 第一节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           上描写了白桦的美。(     )
    A . 比喻     局部 B . 比喻    整体 C . 拟人     局部 D . 拟人        整体
  3. (3) 诗歌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桦的美?(多项选择)(     )
    A . 满身的雪花 B . 雪绣的花边 C . 洁白的流苏 D . 在朝霞里晶莹闪亮 E . 雪中的树枝
  4. (4) 读了诗歌,我觉得白桦象征着的人。
  5. (5) 从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古诗鉴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①剑外: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当时作者正在此地。②蓟北:泛指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③青春:指春天。

  1. (1) 这首诗的诗眼是“”字,“”“”“”等都是围绕它来写的。
  2. (2)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听到的消息之后的心情,反映了诗人的思想。
  3. (3) 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中流泪的原因是诗人想起了往日备尝艰苦,想回家乡而不能的辛酸。

    ②诗歌尾联写出了诗人想象中的还乡路线,充分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平定叛乱而喜不自禁的内心。

    ③杜甫的这首诗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是因为诗人写这首诗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写得很快。

课外阅读

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①如浪深,莫言迁客②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①谗言:为陷害人或挑拨离间而说的诽谤的话。②迁客:降职远调的官员。这里指诗人自己。

  1. (1) “如浪深”“似沙沉”分别比喻什么?“莫道”“莫言”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2. (2)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B . 村晚——宋——雷震 C . 《景阳冈》——元末明初——施耐庵 D . 《从军行》——宋——陆游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哇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乙】秦观读书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 , 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之一二。故虽勤,而常废于善忘。

【注释】①[辄]就。②[惩艾]惩治,惩戒。③[时]从前,读na(v)ng

  1. (1) 【甲】诗的作者是(朝代)(人名)。
  2.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分别是:①;②

    ①茅檐扫净无苔      A.长久    B经常,常常        C.延长     D.生长

    不如曩时十一二    A.几乎    B.通“怠”,懈怠    C.恐怕     D.危险

  3. (3) 【甲】诗给我们的启示是: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的人;【乙】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学习上,我们要做一个的人。
课外美文阅读。

写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歌

在那遥远的国度丹麦,

有一个乖巧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年三十还要光着脚丫上街卖火柴。

她缺衣少食又没有人疼爱,

为此她一连擦燃了五次火柴。

第一次看见了温暖的大火炉,

第二次看见了喷香的烤鹅,

第三次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

第四次看见了疼她爱她的奶奶,

为了留住奶奶,她擦燃了大把的火柴……

可怜的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

富人们却在喝好酒吃好菜……

  1. (1) 歌词的第句写了现实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状况。第句写了小女孩擦着火柴后的幻想。这些幻想是实现的。
  2. (2) 作者以歌曲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对富人不关心穷人死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