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知识点题库

右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 墨家思想   B . 韩非学说 C . 老子论道  D . 先师孔子
下图是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    )

A . “仁” B .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 . 主张改革,实行法治 D . “兼爱”“非攻”
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是(    )

A . 百家争鸣    民主制度 B . 科举制度    《神曲》 C . 行省制度    “日心说”         D . 郑和下西洋    蒸汽机
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愈也。”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位受弟子景仰的东西方思想家分别是(    )

A . 孔子、苏格拉底 B . 孟子、柏拉图 C . 孟子、苏格拉底    D . 孔子、柏拉图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A . 仁者爱人 B . 因材施教 C . 有教无类 D . 为政以德
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的第75位名人的评语是“孔子之前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第75位名人是(    )
A . 老子 B . 墨子 C . 孟子 D . 庄子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
A .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 . 诸侯争霸局面 C .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 . 商业繁荣景象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A .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 . 皇权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 . 三公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 .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同学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③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围绕如何治理国家,不同学派有各自的看法,其中匹配正确的是(    )
A .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道家 B . 进行改革,依法治国——法家 C .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 D . 兼爱非攻,互爱互助.儒家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秦以来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摘编自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三: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1. (1) 据材料一,列举“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时期”的两位思想家及其主张。
  2. (2) 材料二中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三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有何不同7
  3. (3) 通过本题,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事件?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 . 儒家 B . 法家 C . 道家 D . 墨家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

层面

日常规范

个人

用礼仪规范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

家庭

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

政府

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的召唤

A . 墨家 B . 儒家 C . 道家 D . 法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认识历史人物】

历史信息

历史人物

“法与时移”,君主应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

①人物:韩非子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②人物:孙中山

【辨析历史观点】

学者观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和反复的过程。

【探究历史事件】

  1. (1) 表格中①人物到②人物的历史信息,体现了他们的政治观点怎样的变化?
  2. (2) 请列举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3. (3) 通过对资料①②③的研读,你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怎样的认识。
读材料,问答下列题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宣称:“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 2500 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 为核心。

材料二: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一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

学。

—一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 (1)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3. (3)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现代化国家的治国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 (2)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他创立的常说对后世有何重要影响?
  3. (3) 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
学术思想是人类文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的繁荣,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 (1)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学贵有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坐标中的历史】任何史实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利用年代尺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请将“平王东迁”“三家分晋”“牧野之战”等历史事件填入下面年代尺的相应位置。

    ;② ;③

  2. (2)

    【图片中的历史】图片是历史知识的载体,在历史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青铜器克益(音同“禾”)出土于北京,腹内铸有铭文,大意是说:克是燕国第一代诸侯。克进驻燕国,接收土地,平息动乱,管理羌族、驭族等多个部族。

    克盉见证了西周哪一政治制度?并根据材料概括这一制度的作用。
  3. (3) 【文献中的历史】史料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是两位国学大师对孔子的评价。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材料中的 “民间自由讲学”是指什么?“将人看作是平等的”又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主张?
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孟子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这里反映孟子思想的核心是(   )
A . 民贵君轻 B . 法治 C . 兼爱 D . 仁政
东汉末年,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了(    )
A . 伊斯兰教 B . 道教 C . 基督教 D .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