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民族融合 知识点题库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

A . 迁都洛阳     B . 实行汉化政策 C . 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D . 颁布均田制
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A . 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B . 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 . 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 . 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这段《三字经》所呈现的时代特点是(    )

A .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文明的高度发展 B .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的汇聚 C . 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D . 开放与革新相结合的时代
恩格斯曾指出:“比较野蛮的征服者……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印证他这一论断的是(    )
A . 商鞅变法 B . 秦统一六国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出御图》

  1. (1) 图中帝王和大臣们穿的衣服宽而长,请你判断它见证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2. (2) 依你所学,请再列举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
  3. (3) 请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对哪一历史时期时代特征的简要概括(    )
A . 夏商 B . 两汉 C . 三国两晋南北朝 D . 隋唐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粱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这段《三字经》所呈现的时代特点是(    )
A .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 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D . 开放革新的时代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广袤无垠的北方草原上生活着许多游牧民族。他们大规模内迁发生在(    )
A . 西汉时期 B . 三国时期 C . 东汉、魏、晋时期 D . 东晋时期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下列几组朝代中,基本并存的一组是(    )
A . 西周与东周 B . 西晋与东晋 C . 南朝与北朝 D . 南宋与北宋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不断,主要有 、、羯、氐、羌。
黄河流域统一以后,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交往频繁,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互相影响,已成为趋势。顺应这一趋势,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494年,不顾保守派大臣反对,迁都。他还下令改革鲜卑旧俗 ,禁止在朝廷上使用语,统一使用语;规定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族服饰;改鲜卑族的姓氏为汉族姓氏,把皇帝姓氏由拓跋改为;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学习汉族的,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的步伐。此后,传统的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是(    )
A . ”五胡”内迁 B . 孝文帝改革 C . 前秦统一北方 D . 北魏建立
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声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流的是(   )

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②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③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制文字

④岳家军在河南郾城取得大捷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
A . 东汉时期 B . 西汉时期 C . 秦朝时期 D . 西晋时期
解读历史地图是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从图中,可以得到最全面准确的信息是(   )

A . 北方民族的内迁 B . 南方地区的开发 C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 民族交融和江南的开发
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四: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请写出其材料中对今天中国仍有影响的一项。

  2. (2) “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为保护公民利益,曾实行过哪一措施来维护这种民主制度?
  3. (3) 材料中的“魏主”指的是谁?材料反映了改革的哪一内容?简述这场改革的作用。
  4. (4) 材料反应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改革仿效了哪一国家?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处事之智]

材料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材料二:“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治国之智]

材料三:图片

 [革新之智]

材料四: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日:“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

  1. (1) 上述材料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谁创立的哪学派的主张? 以该学派 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辩证地对待这些传统文化
  2. (2) 请将图一内容补充完整。说说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何意义?图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为改变这一局势,汉武帝采取什么举措解决这一问题?
  3. (3) 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材料四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4. (4) 知古可以鉴今。结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了哪些感悟?
下图所示,是公元443年鲜卑族祖先在嘎仙洞石璧上所留石刻的拓片。它可以用来说明( )

A .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B . 小篆成为全国通用文字 C . 王羲之的行书冠绝天下 D . 鲜卑族受汉族文化影响
列表比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容

项目

原姓氏

新姓氏

原姓氏

新姓氏

拓跋

完颜

丘穆陵

屹石烈

步六孤

术虎

相关史实

A

金朝改革

改革前奏

B

相似措施

①C②改汉姓、说汉语③通汉婚④衣食等习汉风

共同作用

D

材料二:

史料

史论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史记》

①“张骞凿空”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它有什么历史功绩?

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

②史料记载的工程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1. (1) 写出材料一中A、B、C、D的相应内容。
  2. (2) 完成表格中①、②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