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民族融合 知识点题库

​下列历史事件中,为公元6世纪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的是(    )

A . 商鞅变法         B .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 .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D . 北魏孝文帝改革
据《北史》记载:“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表明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贵族和官员(    )

A . 采用汉姓  B . 改穿汉族服装 C . 学习汉语     D . 与汉人通婚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①魏鲜卑族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② 马球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③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精义④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       

A . 中外交往 B . 民族团结 C . 国家统一 D . 文化交融
九年级(1)班正在进行有关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探究活动,下列史实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       

A .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 . 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 . 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 . 明朝时,戚继光抗倭
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       

A . 独尊儒术 B . 实行汉化 C . 开发江南 D . 科举取士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被达尔文称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②璀璨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

③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④南北交往正常,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④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目的都为了巩固统治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③都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④都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各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高祖纪》

【制度篇】下列图1、图2、图3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

【文化篇】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综合国力篇】(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 (1) 材料中的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次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2. (2) 图1和图3分别反映了朝廷是通过什么制度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图2的中书省和图3的中书省职能有何不同?
  3. (3) 根据材料,说说隋朝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4. (4) 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三方面举例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
  5. (5) 结合四则材料,谈谈对当今中国发展有什么启示?
北朝包括(    )
A . 两个王朝 B . 三个王朝 C . 四个王朝 D . 五个王朝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厦,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冒。”

  1. (1) 上文中“皇帝”指谁?
  2. (2) 除文中提到的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列举3项以上)
  3. (3) 他进行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
观察下面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导致上图所示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2. (2) 上图所示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
A . 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 B . 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C . 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D . 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A . 家的统一与发展 B . 民族交流与融合 C . 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 . 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A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 . 北方战乱频繁 C . 北方统治者残暴 D . 南方经济发达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将都城迁到了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
A . 受其他民族袭扰 B . 接受汉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C . 仰慕洛阳的繁华 D . 为扩大鲜卑族的文化传统和影响力
下图出自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壁画,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研究的主题是(    )

A . 民族交融 B . 政权并立 C . 江南开发 D . 民族矛盾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96年正月) 魏主下诏……改拨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馀所改,不可胜纪。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

材料二: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资治通鉴》记载)

  1. (1) 材料一中“魏主”改革的措施是什么?其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说说为什么要采取措施使其整体汉化?
  3. (3) 材料三中唐太宗采取的民族政策是什么?请列举2例史实加以说明。
“(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 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           
A . 周平王迁都洛邑 B . 商鞅变法 C . 孝文帝改革 D . 王安石变法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           
A . 改穿汉服 B . 改说汉语 C . 改姓汉姓 D . 改变本民族的生活习惯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混乱的过渡,又是一个思想勃发、社会发展的阶段。回答问题。
  1. (1) 如下图,A处所示的时代是(   )

    5中国古代年代尺(部分)

    A . 战国七雄 B . 新朝 C . 十六国 D . 前秦
  2. (2) 有学者认为,南北朝时期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能够印证这些观点的史实有(   )

    ①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②受战乱影响,西晋时期出现北人南迁的高潮

    ③汉光武帝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④北魏孝文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措施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