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知识点题库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B . t℃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然饱和 C . 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更大 D . 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

下表列出了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 (1) 由上表可推出KNO3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2. (2) 在20℃时,把40 g KNO3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再加入100 g水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g;该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3)

    如图所示,把上述(2)中的小烧杯放到盛水的大烧杯中.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的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的是(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硝酸铵   ③氢氧化钠   ④冰

  4. (4) 60℃时,把55g KN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最多可配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g.

在一定温度下,某未饱和溶液蒸发掉15克水(部分)后,析出2克晶体(不含结晶水);向原溶液投入5克溶质晶体后,溶液中还剩下1克固体溶质,则此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   )
A . 13.3克 B . 26.7克 C . 33.3克 D . 40克
在20℃时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后充分搅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搅拌可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 B . 溶液质量不变 C . 溶质的质量增大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若再加入20克该物质或蒸发掉40克水,都可以成为饱和溶液,那么,该物质在20℃的溶解度是(   )
A . 40克/100克水 B . 50克/100克水 C . 5克/100克水 D . 无法计算
现有20℃时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120克,先恒温蒸发10克水析出固体2克,再恒温蒸发20克水,又析出固体8克(假设析出的固体不带结晶水),20℃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   )
A . 20克 B . 30克 C . 40克 D . 无法计算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 .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 . 一种溶液中溶质只能有一种
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下列是四位同学在20 ℃时配制的氯化钾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   )
A . B . C . D .
一定温度下将a%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等温蒸发10克水,得到m克无水晶体;另一份等温蒸发20克水,得到3m克无水晶体,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A . 10m B . 20m C . 30m D . 40m
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人硝酸钾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t1

t2

硝酸钾的溶解度(g/100g水)

60

90

A . 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 . 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 . 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 . 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了解到钠与水会生成 NaOH 和H2 并放出大量热。爱思考的小明和老师交流:钠既能和水反应又能和酸反应,那么当它和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反应速度应该差不多。老师带小明到实验室,他们取来等质量且形状一样的钠 8 块,分别放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水中,实验结果如下表:

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0

0.18

0.36

1.8

3.6

5.5

11

22

反应时间(s)

20

18

13

11

21

37

65

114

请回答:

  1. (1) 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这个结果让小明很疑惑,尤其是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达到 22%时反应速度明显减慢且出现了少量白色固体。这个白色固体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老师告诉小明,钙比钠活泼,与水反应却不如钠剧烈,钙与稀硫酸的反应更慢,Ca(OH)2 和 CaSO4 的溶解度比较小,无法及时溶解的生成物会覆盖在反应物表面阻碍反应。小明有所感悟,他去查阅NaOH 和NaCl 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30

    40

    50

    NaOH 溶解度(克)

    119

    129

    145

    NaCl 溶解度(克)

    36.3

    36.6

    37

  2. (2) 你认为小明不查阅常温下的溶解度是因为
  3. (3) 对比NaOH 和NaCl 的溶解度,在老师协助下小明知道白色固体是NaCl,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达到 22%时反应速度明显降低的原因是
氢氧化钙在在20℃的溶解度为0.165克,表示.
某温度时,蒸干35g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10g硝酸钾,该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克,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见图甲),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填“升温”“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填“增多”“减少”)。

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t1℃时,10克硝酸钾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克 B . t1℃时,10克硝酸钾可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克 C . 把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D . t2℃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则t2℃的食盐溶解度36克
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100

甲溶解度/克

0.173

0.165

0.121

0.076

乙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246

A . 20℃时,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关系:甲大于乙 B . 20℃时,100 克乙物质加入 100 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200 克 C . 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后,溶液仍是饱和的 D . 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现将200g不饱和KNO3溶液分成两等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实验过程,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 . ①→③过程中,KNO3的溶解度和质量分数都增大 B . ②→④蒸发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C . 25℃时,KNO3的溶解度是43g D . ③比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1. (1) 1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克。
  2. (2) 20℃时,将20克硝酸钾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 (3) 如图是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请写出一种可采用的操作方法。(写出计算过程)
把400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两等份,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份蒸发60克水,析出3克晶体,另一份蒸发80克水,析出8克晶体,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A . 5克 B . 10克 C . 20克 D . 25克
将纯净的氯化钠固体配制成溶液。20℃时,向4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序号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10

15

20

25

溶液质量/g

60

65

68

68

A . ①②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B . ③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D . 20℃时,往①所得溶液加入5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在 20 ℃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图变化,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A . 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 . 20 ℃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 20 g C . 对溶液丙降温蒸发 10 g 水后,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 4 g D . 对溶液甲升温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不考虑水分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