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知识点题库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B .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 . 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乙 D . t3℃时,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话中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 . 36gNaCl溶解在100g水中,故NaCl的溶解度为36g C . 将某物质的饱和和溶液降温不一定会析出晶体 D . 足量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仍为蓝色
下表是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溶解度(g/100g水)

13.3

31.6

63.9

  1. (1) 称取30gKNO3固体时,在加一定量的KNO3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直到天平平衡。

  2. (2) 20℃时的,将30gKNO3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

  3. (3) 要使20℃时的KNO3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写出一种即可)

如表的表格中列出了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 (1) 由如表可推出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2. (2) 在50℃时,向100g水中加入60gNH4Cl,形成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80℃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在此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里,下列相互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
A . 溶质:溶液=9:25 B . 溶质:溶液=9:26 C . 溶剂:溶质=25:9 D . 溶液:溶剂=17:8
下列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氯化铵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1. (1) 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
  2. (2) 20 ℃时100 g水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钠g,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之间。
  3. (3) 向烧杯中加入100 g水和50.0 g氯化铵配成50 ℃的溶液,再冷却到20 ℃,烧杯中析出固体为g。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溶解度/g

15

25

50

15

20

30

  1. (1) 20℃时,将 15g 的甲物质加入 50g 水中,甲物质(选填“有”或“没有”)全部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2. (2) 某同学欲将 20℃时 300g、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 m,

    300g×20%= (300g﹣m)×40%

    解得:m=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

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右下图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甲物质

乙物质

y轴表示的含义

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的质量

B

t℃的水

硝酸钾

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C

氯化银

稀硝酸

氯化银的质量

D

饱和石灰水

生石灰

溶液的质量

A . A B . B C . C D . D
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NaCl的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NaCl的质量/g

0

2

7

12

A .   20℃时,5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 B .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 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 . 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R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 (1) t1℃时将50g的氯化铵加入到80g的水中,此时所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克。
  2. (2) 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②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B .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 C . 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 T1℃时,取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 t1℃时,100g水最多溶解甲物质的质量和最多溶解乙物质的质量相等 C . t2℃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 D . 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无晶体析出
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 . 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 C . 向烧杯中加入硝酸铵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D . 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乙>甲=丙
现有硝酸钾(KNO3)和氯化钠(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KNO3

13.3

20.9

31.6

45.8

45.8

85.5

110

138

  1. (1) 60℃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
  2. (2) 要让100克20%的氯化钠溶液形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要加多少质量的氯化钠?请列式计算;  
  3. (3) 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用方法可提纯硝酸;
  4. (4) 有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一杯,它们的温度、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则由表可知这两杯溶液的温度的最小范围是。   
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3

37.0

37.3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

  1. (1) 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 图中能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3. (3) 30℃时,将50g硝酸钾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继续加热至60℃,下列各量一定变大的是(填字母序号)。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

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像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 . N点对应的硫酸锌溶液升温或降温都可能析出晶体 B . M点对应的硫酸锌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 . 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 4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为41g
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 g、10 g、20 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 g、b g、c g,则a、b、c三者的关系为
t℃时,把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1克硝酸钾晶体,另一份恒温蒸发掉15克水,析出2克硝酸钾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时,若将原溶液恒温蒸发掉25克水,可析出3克硝酸钾晶体 B . t℃时,若原溶液中再加入2克硝酸钾晶体便成为饱和溶液 C . 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克  D . t℃时,原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
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 . 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 . 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 . 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 . 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