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知识点题库

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 (1) 实验原理是

  2. (2) 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3. (3)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4. (4) 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2=m/s.(钟表每格为1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 (5) 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2.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 (3)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vAB=   m/s;    vBC=  m/s.

  4. (4) 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5. (5)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选填“大”或“小”).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
  2. (2) 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下落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
  3. (3)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选填“大”或“小”).
  4. (4) 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
  5. (5) 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选填如图中的选项字母)

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頻闪照片,頻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 (1) 小球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 (2) 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路程是 cm,平均速度为 cm/s.
  3. (3) 小球在两点的平均速度最大,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刚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如下的数据,请根据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 (1) “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2. (2)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3. (3) 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4. (4) 小车从B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
  5. (5) 从A点运动到F点到(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为了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

  1. (1) 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数据记录及处理.(提醒: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s)

    AB

    40.0

    2

    BC

    AC

    90.0

    3

  2. (2) 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填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慢)该实验的原理是
  3. (3) 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
  4. (4) 斜面选择的斜度不能过大,以免,也不能过小,以免
请你补充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

⑴实验目的:测量运动小车的全程的、上半段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⑵实验器材:长木板、小车、小木块、刻度尺、停表

⑶实验步骤:

实验步如下,请完成填空。

①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形成一个坡度(填“较大“成“较小”)的斜面如图所示。

②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测出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1 , 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击金属片的时间t1 , 并将s1、t1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固定,再把小车放在斜面项端,用,用,并将s2、t2记录在表格中。

④根据公式及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 并将

⑤根据公式v3=(请用“s1、t1、s2、t2表示”)及测量数据,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 并将v3记录在表格中。

如图所示,索道全长约1200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240s,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m/s。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图片_x0020_100015

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利用这个装置测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运动时间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片_x0020_393600646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图片_x0020_100028

  1. (1) 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不宜过(选填“大”或“小”);
  2. (2) 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3. (3) 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在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图片_x0020_100008  

A.在斜面的一端垫上木块;

B.将小车在斜面上滑动几次;

C.用刻度尺量出斜面的长度s1

D.用刻度尺量出小车的长度s2

E.小车离开斜面顶端时记录时刻t1

F.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记录时刻t2

  1. (1) 该实验原理是
  2. (2) 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是.(请用字母“s1”、“s2”、“t1”、“t2”表示)
  3. (3) 如果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则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图是小明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

图片_x0020_1999116607

  1. (1) 在实验中,小明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 (2) 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选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选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3. (3) 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小车做的是(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先计时再放开小车,则会使所测甲丙段的平均速度偏。(填“大”或“小”)
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中,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 0.2s 曝光一次。

  1. (1) 实验需要的一样重要测量工具,本实验(需要/不需要)停表;
  2. (2) 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纸锥从甲位置运动到乙的过程中在做 (选填“匀速”、“变速”)直线运动。若测得纸锥在甲、乙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 9.60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
  3. (3) 乙、丙之间有两个间隔,每个间隔均为 4.50cm,则甲到丙的平均速度为 m/s.
  4. (4) 在图中,能正确反映纸锥从甲下落到丙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的是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 (1) 实验原理:
  2. (2)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 (3) 斜面保持较的坡度,目的是:
  4. (4) 物体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得出的结论:小车从斜面滑下时,。(填“越滑越快”或“越滑越慢”或“速度不变”)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

  1. (1) 本实验的原理是
  2. (2) 本实验所需用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
  3. (3) 为了实验更准确,斜面的坡度应该更 (选填“大”或“小”);
  4. (4) 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以下问题。

  1. (1) 该实验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倾角较小,其目的是(填“缩短”或“增加”)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的误差。
  2. (2) 小车通过ABC三个位置时停表对应如图所示,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m/s,小车通过BC段所用时间是s。如果记时操作不熟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填“大”或“小”)。
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分别将金属挡板固定在B点和C点,测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 (1) AC之间的距离是 cm,实验中,金属挡板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测量
  2. (2) 若测量AC段平均速度时,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量出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
  3. (3) 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m/s。
在“探究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下滑,BAC的中点,C处立有一金属片,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

  1. (1) 该实验是依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 (2) 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目的是(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 (3)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4. (4) 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 (5)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使用电子秒表,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
两个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是小车下滑过程的示意图。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其中 , 秒表每格为1s,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以小车为参照物木块是静止的 B . 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增大斜面的坡度 C .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 D . 小车AC段平均速度小于BC段平均速度
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 (1) 本实验 实验原理是;实验必须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2. (2) 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cm/s;
  3. (3) 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运动越来越(选填“慢”“快”)。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选填“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