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 知识点题库

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代,是因为这一时期(  )

A . 战争频繁 B . 诸侯争霸 C . 新旧制度更替 D . 百家争鸣
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这是因为秦国(  )

A . 鼓励农业生产 B . 承认土地私有 C . 建立县制 D . 奖励军功
阅读下列故事,回答下列问题:

立木为信

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谁能把这根木杆拉到北门,赏十金。”告示下聚满了人,大伙直响咕:“这是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去拉。商鞅见没人响应,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是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纷纷议论:“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 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

读完这个故事,请把你的感想写在下面。

下列是一个描写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

A . 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 . 几年后,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C . 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 D . 四十五岁后他卖掉所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 (1) 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卫鞅在哪个国家进行变法?目的何在?
  2. (2) 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3. (3) 变法中的哪项内容奠定了封建经济的基础?
  4. (4)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观点正确吗?给你什么启示?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成功的变法。他的变法措施体现了(  )
A . 儒家思想 B . 法家思想 C . 道家思想 D . 墨家思想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 (1) 材料中的卫鞅指的是谁?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 (2) 请写出这场变法可以使秦国“富国”和“强兵”的措施。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以这一时期的变法为例,说说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便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商鞅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商鞅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 (1) 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四项变法内容。(限20个字以内)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 (4) 通过学习这次变法,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对秦军大声疾呼:“你们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A . 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 . 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 . 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 .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战国时期,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看百家讲坛,品胜败兴衰】

材料一: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在战国七雄的竞争中,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

【读经典著作,析变法举措】

材料二: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以颁布《垦草令》为起端,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统一度量衡制等。

——《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

【游中华大地,赞祖先智慧】

材料三: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造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 (1) 战国时期,“大兼并”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请说出这一时期三次著名的战役。
  2. (2) 春秋战国时期,在“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中,最先称霸的是哪个国家?
  3. (3) 根据“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说说商鞅变法带给你的启示。
  4. (4) 分析材料二,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商鞅变法中相对应的措施。(用原文)

    ①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③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

    ④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


  5. (5) 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也深刻影响王朝的兴衰,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民时(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1. (1) 概括材料一中体现的改革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2. (2) 材料二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改革中的哪项经济措施实现了“家给人足”?改革中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这次改革对该国历史起到了什么作用?
  3. (3) 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诏令规定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诏令中提出进行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4. (4) 请结合以上改革,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美丽的镇康,我们古老而又现代的家园。镇康在秦汉时期属哀牢国地,名石赕,东汉永平十二年,归附中原王朝。全国解放后,镇康县属保山专区管辖。1953年,镇康县划归缅宁(今临沧市)专区管辖,1964年,原镇康县分设为今镇康县和永德县至今。镇康县城四次搬迁:永康到德党,德党到忙丙,忙丙到凤尾,凤尾到南伞;这是我们家乡的历史。小瑞不明白我国最早推行“县制”是在什么时期,大家帮帮他(     )
A . 大禹建夏 B . 盘庚迁殷 C . 商鞅变法 D . 秦朝统一中国之后
秦惠文王下令速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
A . 商鞅变法违背民意 B . 商鞅变法深入贯彻 C . 商鞅变法遇到阻碍 D . 商鞅变法宣告失败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有误的选项是(    )
A .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推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 B .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C .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 . 明朝废丞相——封建专制发展到顶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选自《秦汉史》

材料二: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明)宋濂《元史》

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四:宋朝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五:毛.泽东曾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1. (1) 根据材料一说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材料二中的制度创设于哪个朝代?
  2. (2)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君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写出一点即可,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3. (3) 材料四反映了宋朝时期的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政策原因是什么?
  4. (4)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举出康皇帝时期的一例史实证明材料五的观点。
材料一:

材料二:康熙帝不仅是“康乾盛世”的开拓者,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通过平定地方叛乱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我国辽阔的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

材料三:

  1. (1) 指出材料一中图2到图3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维护国家统的丙例史实。
  3. (3) 根据材料三的史实,分别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战国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动荡)

材料一:战国形势图

(大变革)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大思想)

材料四:子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五:“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1. (1) 依据“战国形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至少两例)
  2. (2) 材料二中的“商君”指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3. (3) 材料三体现了变法的哪些措施?用材料三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 (4) 材料四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5. (5) 材料五所述内容与哪一学派有关?依据材料五指出这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史记》记载:秦孝公逝世,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受车裂。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下列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一项是(   )
A . 确立县制 B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 .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商鞅变法、齐桓公称霸等历史事件反映的时代是(    )
A . 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春秋战国干戈不息,可谓乱世,然而社会却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战果尤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产工具的进步】

材料一:

【发奋图强的改革】

材料二:商鞅方升及铭文

材料三:於是以鞅为大良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大师和经典辈出】

材料四: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西汉]司马迁《史记》

回答

  1. (1) 阅读材料一,材料一所示文物证明了什么时候的什么基本史实?
  2. (2) 阅读材料二、三,材料二、三为不同类型的史料,但它们反映了同一事件,请写出这一事件;如果要研究这一事件,你认为哪一材料更可信,请说明理由。材料中哪一项措施能够反映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用原文回答)
  3. (3) 阅读材料四,材料四涉及诸子百家中的哪些主要学派?
  4. (4) 本题所呈现的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具体表现在哪三个领域?请依次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