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知识点题库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均衡发展。下面措施中最早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 . 孔子创办私学 B .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八股取士 D . 开办京师大学堂
 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此人是谁?他是什么时期哪国人?

  2. (2) 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什么学说?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在哪部著作里?

观看下面两组人物图片,回答问题:

  1. (1) 请给上面两组人物图片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2. (2) 荷马、阿基米德生活的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么从发源地自然地理环境来划分,古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分别属于哪种文明?

  3. (3)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河南人杰地灵,请说出“医圣”张仲景的主要成就。

  4. (4) 你认为中原文化对中原经济的崛起有什么作用?

“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下列哪一思想家提出的主张(  )

A . 孔子 B . 老子 C . 韩非子 D . 庄子
初一同学参加历史兴趣小组活动。小明收集了许多历史资料,但被小芬不小心弄乱了次序,请你帮助小明把混乱的资料重新对号入座。(要求把字母填入对应的表格)

  1. (1) A.以“德”治国,以“礼”成为行为规范

    B.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D.兼爱、非攻

    E.人应该和自然和谐发展

    F.主张改革,提倡法治,要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人物

    老子

    孔子

    庄子

    孟子

    韩非

    墨子

    思想

  2. (2) A.退避三舍    B.问鼎中原   C.围魏救赵

    D.鱼腹丹书   E.破釜沉舟    F.指鹿为马

    人物

    孙膑

    楚庄王

    晋文公

    陈胜吴广

    项羽

    赵高

    成语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活跃的一个黄金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2. (2) 我国第一个创立了自己学说体系的思想家是谁?庄子在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什么?

  3. (3)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他提出了什么学说?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在古今社会,下列符合孔子“仁”的思想的行为是(    )

A . 以强凌弱 B . 乐于助人 C . 以大欺小 D . 杀富济贫
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兴办孔子学院等.孔子是享誉世界的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

A . “无为”的思想 B . “仁”的思想 C . “法治”的思想 D . “兼爱”的思想
中华民族具有“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先秦时期,提出“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墨子 D . 韩非
下列哪些主张和评价是属于孔子的(    )

①“为政以德”  ②是大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主张“兼爱”“非攻”  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制和改革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②③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热播的《<论语>心得》,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    )
A . 孔子 B . 孟子 C . 韩非子 D . 董仲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四十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 (1) 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生活在哪一时期?他在教育上有什么突出贡献?
  2. (2) 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3. (3)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材料一中的人物与材料二中的人物两者的政治主张有何不同?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精神的是(  )
A . 因材施教 B . 温故知新 C . 有教无类 D . 仁者爱人
中华文明多元融汇与大一统,是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成长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脉相承】

材料一: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

——2014年5月30日,习.平在视察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时的讲话

【多元融汇】

材料二:各地域子文明兄弟民族汇聚滚动、血脉交融,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既有和平交往,也有军事战争,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吸收,血脉交融,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

——摘编自李治安《中华文明多元融汇与大一统》

【国家统一】

材料三:雍正皇帝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在中国历史上,不管是汉族皇帝承天命而御众生,还是少数民族领袖入主中原而承继大统,都遵循着大一统的政治理念,以国家统一、四海抚定为首要政治任务。

——摘编自平维彬《大一统思想与中华民族观的历史嬗变》

  1. (1) 甲骨文是哪个时期的文字?请你举出“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其中一位所属的学派及其“延续到现在”的“观念”。
  2. (2) 请举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和平交往”“军事战争”的一个事例。
  3. (3) 材料三中“我朝”皇帝是哪个民族人?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秦”、“元”及“我朝”“都遵循着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孔子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其经典著作成为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道:这些发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车轮、辘轱和滑轮,埃及的握杆和曲柄等)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显著……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指南针)。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中的“孔子学说”指什么?促使”孔子学说”成为帝国官方教义的政策措施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印刷术、火药和磁铁分别在文学、战争、航海方面是如何改变整个世界面貌和状态的?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家学派聚众讲学,纷纷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孔子——儒家——“仁者爱人” B . 韩非——法家——“以法治国” C . 墨子——墨家——“兼爱”“非攻” D . 孟子——兵家——“民贵君轻”
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早在春秋时期,孔子针对“教育不公平”的局面,提出的教育思想。法家的集大成者(人物)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下列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 . 仁者爱人 B . 以德治国            C . 有教无类 D . 民贵君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所著《雄辩术原理》(中国译名《论演说家的较育》),系统总结了作者一生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针对当时罗马教育存在的各种弊端,较为全面地提出了雄辩室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设想,尤为详尽地间明了有关教学的理论。他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同时,他还强调因材施教思想,认为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要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材料二:《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族的教育经验,闹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我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学记》主张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罗马和中国在教育方面的异同。
  2. (2) 河南人杰地灵。春秋战国时期,河南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请任举一例并简要说明其成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欲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创办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

【汉字之源】

材料一:

图1  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2  统一文字

【思想之光】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文史之萃】

材料三: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材料四:

《大观园图》局部

材料五: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中国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它任何文明。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中,图1中文字的发现,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2. (2) 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
  3. (3) 材料三中的“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与材料四中这幅图密切相关的是清代哪一部文学名著?
  4. (4) 根据材料四、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元时期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