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识点题库

嬴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以上材料说明(  )

A . 实行礼制 B . 嬴政功绩大 C . 皇权至高无上 D . 嬴政决心效法先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出土3.6万枚秦简的湘西里耶古城“中华一号井”。秦简多为当时的官署档案,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大部分简牍属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其纪年由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到三十七年(公元前210),记事详细到月、日。

图二  2010年4月13日,游客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参观“秦简文化墙”时,面对二千多年前的世界上最早的“九九乘法表”,一边拍照,一边赞叹。

  1. (1) 这批秦简记载了当时许多重要的政治制度。其中,有关中央官制的记载可能包含哪些内容?

  2. (2) 有人据地理位置判断,秦朝时的里耶古城应处于楚国的统治之下。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3. (3) 在制度创新方面,你认为秦朝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什么?这一制度创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秦王朝统一全国后……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材料中所说的国家管理方式不包括

A . 郡县制 B . 中央集权制 C . 分封制 D . 官僚政治
史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由此可见,御史大夫行使(    )

A . 立法权 B . 财政权 C . 军事权 D . 监察权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

A . 分封制、宗法制 B .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 . 郡县制、行省制 D . 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

A .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 .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国家的监察体制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公民大会.它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劾和惩罚等;二是五百人会议,在没有召开公民大会期间,承担着对国、国家印玺和政府官员的监督职责等;三是陪审法庭,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利。雅典的监察制度赋予了公民很大的监督权力,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 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对地方的巡查也分两级进行,即中央对郡国和郡对属县的分级巡视。……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俸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与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

材料三:l927年至1949年,这一除段对监督权利规定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涉及到《大原约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l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在监督官吏的机构设置上,有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行政法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力予以保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力的机构,如江西瑞金苏维埃政府的控告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专门监督机构人民检察通讯员制度。——于洪生《权力监督——中国政治体制运行的调控机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国家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秦至唐时期政府对官吏监察考评的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比较近代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监督制度的异同。

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每个郡设郡守(文官,负责行政)、郡尉(武将,负责军事与治安)和监御史(显然直接充当皇帝在郡一级的代表)。这样做是为了(   )

A . 使地方权力分化且相互牵制,便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 使更多拥有军功的将领可以参与国家治理 C . 让更多传统贵族拥有分享政治权利的机会 D . 将中央官僚系统模式推广至全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以下选项与下图中圆圈所示地区开始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直接相关的是(    )

A . 修筑长城 B . 修筑直道 C . 开辟“五尺道” D . 开凿灵渠
《寿县志》载:“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地入于楚;景王十六年,吴占寿地;贞定王二十二年,复入于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置寿春县。”对“寿地”沿革理解正确的是(    )
A . 行政级别由州降县 B . 诸侯争霸影响地方沿革 C . 中央集权由强到弱 D . 贵族政治决定沿革结果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
A . 丞相 B . 御史大夫 C . 太尉 D . 九卿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中国历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后二千年是郡县政治。”这两种“政治”的根本区别主要集中于(  )
A . 经济政策的制定上 B . 选拔官员的方式上 C . 地方的管理方式上 D .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
下图是一副权力结构示意图,它所对应的朝代是(    )

A . 西周 B . 秦朝 C . 汉朝 D . 唐朝
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 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主要是因为郡县制(    )
A . 始于秦朝的建立 B . 终于汉初分封王国 C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 便于扩大秦国版图
秦政府规定: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受到法律治罪。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且不准带随员赴任;到了新任职位之后,也不得随意除其故官佐,更以之新官……违者依法治罪。这些规定,旨在(    )
A . 强化君主专制 B . 规范官吏从政 C . 树立法律权威 D . 加强中央集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魏国成为战国时期新兴国家,国土位于中原腹地,东临齐国,西面秦国,南与楚国为邻,北面为赵国,地缘居于劣势。李悝曾任过中山相和上地守,毗邻秦国的西北边境,多次率军与秦交战,经历了数年地方军政磨砺,提出变法的思想,切中魏国时弊,得到魏文侯的赏识,全面推行变法。废除世袭制度,取消旧贵族的世袭俸禄,招募贤才,据能力选拔官吏;废除井田制,鼓励垦荒,允许土地私有买卖;实行“尽地利之教”,测评土地,估算产量,制定新的税收政策,提高农民积极性;实行法治,汇集各国刑典,颁行《法经》,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改革军事制度,考核士兵,奖励优秀者,按照不同士兵的特点,进行编排,建立“武卒”制,魏军拥有强大战斗力。李悝变法是战国时期第一次成功的变法,引发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当时中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商鞅变法、吴起变法,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1. (1)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悝改革成功的历史原因。
  2. (2)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悝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城图

材料二:长城在防御体系上利用自然地形,“用险制塞”,扬定居民族之长而抑游牧骑兵之短,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有较大的功效。……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通过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本来主观上想阻断南北、被许多统治者和士大夫视作“华夷天堑”的长城,客观上却不时起到了民族交流的枢纽作用。

——《读书》

  1. (1) 读材料一图,指出这是哪一时期的长城图?写出边塞诗中有关长城的传诵名句及其作者。
  2. (2) 为什么说长城堪称是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
  3. (3) 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二所述长城的“用险制塞”和“民族交流”作用。
秦国不断完善有关官吏的选拔、俸禄、考绩、奖惩等规定,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这表明,当时秦国(   )
A . 阻断了贵族的入仕之路 B . 践行了墨家兼爱尚贤的主张 C . 任法而治提升统治效能 D . 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
不同国家因为地理环境、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时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高一学生以“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为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结合大家收集的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只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唐朝中央机构图

材料三:美国中央政府机构图

材料四: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雅典政治制的成因。
  2. (2) 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3. (3) 材料二、三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
  4. (4)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的知识,明确德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材料中的“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5. (5) 如进行“东西方政治制度演变史”的课题研究.上述材料作为论据尚不够危分,你还可以补充哪些论据?(东西方各举1例,所举史实必须与材料二、三性质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