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识点题库

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 . 郡县制 B . 郡国并行制 C . 分封制 D . 行省制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 秦始皇为了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 . 秦始皇为了自己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 . 秦始皇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 . 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秦代只设置郡县制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 中央集权的强化 B . 君主专制的加强 C . 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 D . 地方实权的扩大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这是一个空前广袤的帝国……面积大约三百万平方公里……嬴政大帝……摆脱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指(   )

A . 分封制、郡县制 B . 宗法制、郡县制 C . 分封制、行省制 D . 郡县制、行省制
秦朝后,官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的现象成为常态,材料所述现象(   )

A . 易造成地方管理失控 B . 有助于封建专制加强 C .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 . 缺乏监督制度的保障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发展的进程,就是一个不断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改革调整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史记》中记载,“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宋史》中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请回答:

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皇明祖训》

  1. (1) 结合史实,说明“汉”对“秦”制以及“宋”对“唐”制的继承与发展情况。

  2. (2)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汉高祖建汉后,吸取了秦朝灭亡的什么教训?请你结合具体史实对材料中所体现的汉代政治制度进行评价。

  3. (3) 请回答:明太祖朱元璋从秦朝灭亡中吸取了什么教训?你同意材料中明太祖的看法吗?请进行简要分析。

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

A . 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 . 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 C . 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 D . 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

A .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下列关于嬴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 . 表明嬴正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 . 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 . 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
A . 郡县制 B . 郡国并行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内阁制
广西发展自古以来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密切相关,广西历史上最早设郡管理是在(    )
A . 战国时期 B . 秦朝时期 C . 西汉时期 D . 明朝时期
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兼并了六国 B .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 .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重大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
A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B . 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C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形成完备体系 D . 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东西方“人民”、“公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古今演变。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的“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甲骨文的“7”(人)像人垂手侧面站立形,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有修养的人;甲骨文的“呷”(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

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民”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驯服,教化。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

材料二: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的词根,公民(politest)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人是城邦权利的主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出生而可由授予获得(卡拉卡拉敕令)。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先秦至晚清时期“人民”的含义的变化和西方自古以来公民政治发展变化的趋势。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民”的含义变化及西方公民政治发展的原因。
下图是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中出土于甘肃天水的“秦铜诏铁权”(砝码),上面刻有篆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这件文物可以(  )

①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资料

②用来研究秦朝郡县的设置问题

③用来研究秦朝衡器的标准问题

④用来研究秦朝的文字统一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徐天麟先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 . 颁布“推恩令” B . 郡国并行制 C . 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 . 实行察举制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536年的“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全国老百姓公布。这是中国政治史、法制史的一件大事。春秋时期,上层贵族社会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决不能让国人知道。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子产这个做法,遭到很多贵族反对。晋国大臣叔向专门为此给子产写了一封措词严厉的信。信中说,本来民众怀着恐惧之心,不敢随便乱来。你把法律公布了,民众就会钻法律的空子,争相琢磨怎么做坏事而不至于被制裁,这样就不怕长官了,反而会导致犯法的事情越来越多,腐败贿赂到处泛滥,郑国也会因此而完蛋。子产给叔向回了一封信,表示要坚定不移公布法律。结果呢?犯罪案件减少了。晋国在子产“铸刑鼎”之后20多年,也把刑法铸在鼎上,向社会公布了。可是孔子认为这样做不对。孔子说,晋国大概因此要灭亡了。人民知道了法律,只看鼎上的条文,不看贵族脸色,怎么能显出贵族的尊贵?

——马立诚《子产铸刑鼎》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郑国和晋国“铸刑鼎”改革的实质及遭到反对的   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子产“铸刑鼎”改革的影响。
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土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
A . 对政治事务的决策实行民主协商 B . 保证了中央机构的至上权力 C . 有利于减少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 D . 表明秦代中央官制发展完善
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
A . 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 . 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C . 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 . 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