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识点题库

下图“秦封泥”中可以提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已有公文传送过程中的保密制度
②秦丞相主要负责对各级官吏的监察
③是秦朝设置丞相制度的历史见证
④小篆是秦朝时期的官方文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假使有一位秦朝高官,他每天的工作很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是

A . 太尉 B . 丞相 C . 廷尉 D . 御史大夫
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是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A . 皇帝集权、追功逐利的时代 B .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时代 C . 思想上获得空前统一的时代 D . 国家强盛、边疆安定的时代
“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

A . 完成了国家统一 B .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 修筑了万里长城 D . 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
A .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 实行郡国并行制 C . 推行三公九卿制 D . 推广行省制度
(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大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

  1. (1) 依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2. (2) 结合材料二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许多杰出人物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材料均来自课本)

材料一

回答问题:

据材料一图一,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中国最早在秦朝统治疆界到达了南海,居住此地的居民是哪一民族?秦朝是以何种制度做保障统治该民族、地区?

“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中国传统政治最早分野是(     )

A . 三公九卿制 B . 中外朝制度 C . 三省六部制 D . 内阁制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仙”李白这首诗赞颂了秦王嬴政哪项历史功绩( )。

A . 建中央集权制度 B .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 . 修万里长城 D . 书同文,车同轨
在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开始形成于(   )

A . 商朝 B . 周朝 C . 秦朝 D . 唐朝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 .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秦律》规定,有事必须以公文的形式书面请示,不得口头请示或托人代达。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 . 维护国家统一的行政手段 B . 确保行政信息的真实性 C . 构建君主专制的纠错机制 D . 保障皇帝政令畅通无阻
《后汉书·宦官列传》记载:“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自明帝以后,迄乎延平,委用渐大,而其员稍增……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庭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也。”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 . 宦官专权乱政 B . 皇权与相权斗争 C . 皇权遭到削弱 D . 皇权至上的产物
秦朝设置三公九卿管理国政,但太尉之职务始终并未具体授人。原因应是此官职(    )

A . 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B . 负责检察系统 C . 主管军事,位高权重 D . 负责京畿地区治安
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
A . 郡县制度 B . 统一货币 C . 监察制度 D . 三公九卿制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产生的影响是(    )
A . 分封制度加强 B . 官僚政治确立 C . 宗法制度形成 D . 井田制度出现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
A . 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 . 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 . 丞相自出现时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D . 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在秦日渐强大的历史进程中,秦人养成一种强烈的事功精神,它建立在文化功利主义取向之上,也与秦文化的叛逆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可知,秦国文化(  )
A . 以宗法伦理道德为准则 B . 对中原文化的全面排斥 C . 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统一 D . 以中原农业文明为基石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
A . 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B . 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 C . 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 . 宗法制与郡县制
《千秋兴亡——秦统一2236年祭(前221~2015)》:“秦始皇从千秋万代着眼,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影响,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开创了延续至今2236年的中华帝国基业。”对材料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B . 肯定了秦国改革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C .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消除旧宗制”的具体内涵 D . “中华帝国”意指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