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识点题库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

A . 皇权的独尊 B .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 等级制度的森严 D . 文化专制的扩展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理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个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置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置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④
一位中学生准备写一篇有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的历史小论文,下列观点中符合这—要求的有(     )
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

A . 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 B . 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 C . 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 D . 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
“老虎苍蝇一起打”,假如有一名秦朝政府官员,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官员应是(   )
A . 丞相 B . 御史大夫 C . 太尉 D . 郡守
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秦简《法律答问》还解释道:“可(何)如为‘封’?‘封’即田千佰。顷半(畔)‘封’殹(也),且非是?而盗徙之,赎耐,可(何)重也?是,不重。”“封”,就是田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须鬓。据此可知秦律的作用是( )

A . 保证徭役和兵役征发 B . 保证田租赋税的收缴 C . 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D .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顾炎武说:“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 . 分封制是一种落后的政治制度 B . 郡县制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 C . 顾炎武没有历史地看问题 D . 分封制带来诸侯的兼并,郡县制造成统治者专制腐朽
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人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由此可知秦国立法(   )

A . 善于借鉴别国的法规 B . 内容繁杂不利于使用 C . 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 D . 以经济为其立法核心
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    )

A . 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 B . 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 . 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 . 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和后世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在于(    )

A . 拥有世袭统治权 B . 所属土地可以买卖 C . 尊重上级的权威 D . 属下人民归其管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根据汉律,郡国都必须向朝廷贡纳当地的土特产,由于交通不便,这些贡品的运输成本很高,采购、保存十分繁杂,甚至存在各地商贾乘机哄抬物价的情况。(武帝时)桑弘羊(前152年一前80年)提出了均输的办法,规定所有贡品均按照当地市价,由政府统一采购,然后由官办的运输机构运往其他不出产此类物品的地区高价出售。朝廷在大农丞之下设立均输令,各地设均输官,建立起一个由中央统一管理的国营商业网络。在大力推广均输法的同时,桑弘羊还配套采取了平准法,由国家来控制全国的物资和买卖,以平衡物价,它与均输相辅相成,成为中央政府控制市场、从流通领域获取利益的重要工具。均输与平准,两者互相配合,构成国营商业的统一体系。

——摘编自吴晓波《跌荡一百年》(下卷)

  1. (1) 据材料概括指出桑弘羊改革措施的特点。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改革措施的影响。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

A . 秦朝时人们以金玉为印 B .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 .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 .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 郡县制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C . 都属于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D .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实施的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御史大夫 D . 九卿
嬴政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体现了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 严格的等级制 B . 浓厚的部族色彩 C . 秦始皇非常勤政 D . 权力高度集中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叉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其宁息”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 南征岭南 B . 推行郡县制 C . 北击匈奴 D . 修筑长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安定民心。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关键在于改变汉王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有一个案子是这样的: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而误伤乙。按当时法律,杀人者死,甲殴父当枭首。董仲舒认为按照春秋“原心”(根据动机)诛罪原则分析,甲的本意是保护自己父亲,既属于正当防卫,又本意不是为了伤害自己父亲,故只能属于误伤,而不能算犯罪。由于这种司法原则合乎以血缘、伦理、宗法、地缘关系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需要,因而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

——摘编自马勇《董仲舒传》

材料二:西塞罗(公元前106年一前43年)是古罗马最有才华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仅当过执政官、元老院元老、总督,积极从事政治活动,而且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演说家、哲学家、散文家。他生活的时期,法学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解释市民法,回答市民法的问题,周旋于细枝未节当中。西塞罗则认为要从法律根源深处来解释法的问题。在他看来,自然法亦即正确的理性,才是真正的法律,是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上帝是自然法的制定、解释者和监护者;成文法必须符合自然法,否则就称不上是法律。自然法、理性和上帝是统一的,公正、善和成文法则是它的体现。所有的人在这种神圣的自然法面前都是平等的,但不是财产的均等,而是理性的共有。

——摘编自西塞罗《论法律》

  1.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与战国时期法家法制观的不同之处。
  2. (2) 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仲舒、西塞罗关于法律认识的共同点。分别说明两人对法制建设产生的历史作用。
公元前214年,秦平定了岭南并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观察右图,其中象郡位于(    )


A . B . C . D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地区

作者

书籍

记载的地理范围或评述

前5世纪

古希腊

希罗多德

《历史》

地中海、多瑙河、波斯地区和北方草原

前1世纪

中国

司马迁

《史记》

东起朝鲜,西到大夏、安息,不过是欧亚大陆的一半

14世纪

伊斯兰

伊本·赫勒敦

《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尔人史》

除伊斯兰传播地区外,周围地区不过是世界的外化而已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风教通义》

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

19世纪

德国

朗克

《世界历史》

以拉丁日耳曼民族为主题

1840年前后中国

中国

魏源

《海国图志》

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

——摘编于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根据两条或两条以上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    )
A .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 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