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知识点题库

古巴导弹危机走进60个春秋。当年赫鲁晓夫曾向肯尼迪建议“我们同意从古巴撤出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手段……美国代表需要声明:美国方面考虑到苏联的安全和焦虑,将从土耳其撤出自己的这种手段。”这表明古巴导弹危机

A . 发生时美苏两极格局尚未确立 B . 是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 C . 由美国发起并以苏联妥协告终 D . 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
战后,苏联等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在该条约影响下(     )

A . 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 B . 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C . 美国对苏联全面冷战 D . 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
柏林墙修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

A . “柏林危机”的产物 B . 冷战时代的产物 C . 两德对峙的产物 D . 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

A . 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 . 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 . 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 . 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公开声明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止共产主义“扩张”。材料反映的是(   )

A . 杜鲁门主义 B . 马歇尔主义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章程 D . 华沙条约组织章程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爆发后,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可美国决定“应设法将苏联的意图尽早通知中国”。这一事件表明(    )

A . 美国放弃抵制中国的政策 B . 美国把苏联当做主要威胁 C . 美国慑于中国强大而示好 D . 美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
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在1947年提交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没有美国更为迅速的大量援助……除了对世界未来和平与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外,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也是极为严重的,将失去我国剩余产品的销售市场”。由此可见,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出发点是(    )

A .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 . 尽快促进西欧经济的恢复 C . 维护美国经济利益 D . 使欧洲服从于美国的意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下列各项反映了两极格局下全面“冷战”事实的有(    )

①柏林墙的修建  ②越南战争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朝鲜半岛分裂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第①②段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成型时期 B . 第③④段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期 C . 第⑤段是殖民体系崩溃时期 D . 整个曲线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环境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947年3月,上海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发表文章说它“的确是使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了攻势的行动。这影响是全世界意义的”它的确是一颗炸弹在这颗炸弹的威力圈里遭到波及的是全世界的人民,连美国人民也不能逃避。”该文章评价的“它”是(   )
A . 杜鲁门主义 B . 马歇尔计划 C . 北约组织 D . 柏林危机、
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的竞争。”由此可知(   )
A . 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因素 B . 冷战下的各国关系是伙伴而非敌对 C . 冷战的目的是实现现代化与全球化 D . 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 .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 .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 . 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 . 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下表是战后不同时期东西德主要经济数据统计表,据此可知(   )

年份

GDP(单位:百万美元)

人均GDP(单位:美元)

东德

西德

东德

西德

1950

51,412

21,392

2,795

4,280

1973

129,969

814,786

7,654

13,147

1990

152,732(1989)

1,182,261

9,193(1989)

18,690

A . 西德的经济发展水平始终高于东德 B . 西德在统一进程中优势不断扩大 C . 与西方长期冷战导致德国经济衰退 D . 欧共体成立推动德意志经济发展
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美苏“冷战”的开始 B . 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C . 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D . 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冷战后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南联盟开展军事打击;它无视国际法,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它对古巴、伊朗的经济封锁;它经常举起的砸向自由贸易的“301”大棒(注:对贸易对手制裁以强迫对方改变贸易政策)……它在和平时期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它执意要搞NMD和TMD的战略企图;等等。霸权行径,一目了然。与历史上的霸权国相比,美国除了在硬权力方面具有压倒优势外,它还在软权力方面独占鳌头: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风靡世界……T恤衫和牛仔裤加旅游鞋的休闲式着装传染给了全世界……好莱坞制造的影视主导着全球影视市场……计算机革命发源于美国,软件仍是美国一统天下……美国大学成为各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形形色色的美国传媒世界范围内制造波澜,呼风唤雨……当今制约世界秩序的各种国际组织,大多是美国人理念的产物,并且是在美国人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美国硬权力和软权力相结合的霸权。
有学者提出,二战以来美欧关系经历重大调整,实现了从“特殊关系”向“正常关系”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至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50年代,尽管双方在西德重新武装、对苏态度以及苏伊士危机等问题上出现分歧,但……美欧仍存在根本利益的一致,加上这一时期保守主义在大西洋两岸盛行以及美欧领导人之间的友谊,大西洋联盟的运转基本正常。

材料二 曾几何时,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在西欧还不受欢迎,但到了60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距离。……里根政府时期,法德英等国还坚决反对美国阻挠西欧与苏联进行石油管道交易的“治外法权”行径,并顶住压力同苏联履约。……1986年里根政府事先未与欧洲盟国磋商差点就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达成协议,令西欧国家大为震惊……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从战后初期的绝对依附状态向控制反控制的状态转化。但尽管如此,美欧“特殊关系”的大逻辑依然存在……

材料三 今天的美欧(盟)关系是超越传统的大西洋同盟的框架发展起来的包括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在内的一种新型双边关系。……如果说冷战期间美国主导了大西洋同盟的话,那么,欧盟在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演进终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欧关系态势的变化,导致这一关系实质的改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后美欧关系纵论》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及“根本利益的一致”?并分析影响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形成的国际性因素。
  2. (2) 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为什么出现转化?
  3. (3) 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实质。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美欧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
1947年3月2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颁布9835号总统令,即“忠诚调查令”。对200万联邦政府官员展开忠诚调查,要求他们必须宣誓效忠政府同时授权司法部长提供被定名为:“集权主义者法西斯分子、共产主义分子”的组织或社团名单。这反映出(   )
A . 政府利用法律重塑国家精神 B . 两极格局形成激化国内矛盾 C . 意识形态斗争影响政府政策 D . 阶级斗争加剧总统权力扩张
1959年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讨论东西柏林和裁军问题;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双方达成了限制核武器的协议。这反映出美苏(   )
A . 意识形态的对抗逐渐消失 B . 国家利益的矛盾趋于缓和 C . 共同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 D . 力量的消长影响双边关系
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表明(   )
A . 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外交 B . 二战后两极格局已最终形成 C . 意识形态决定外交政策走向 D .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濒临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