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 知识点题库

苏格拉底的学说同智者学派的最大不同在于(  )

A . 主张以“人”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B . 认为价值标准完全取决于他人的需要 C . 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 D . 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 . 实行人治和法制 B . 王道和民主政治 C . 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 . 仁政和道德教育
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 .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C . 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 D .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
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

A . 反对君主制 B . 主张民主 C . 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D . 维护君主权威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攀登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  

A . 普罗塔哥拉 B . 梭伦 C . 苏格拉底 D . 彼特拉克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

A .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 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C . “美德即知识” D .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冯友兰把人生分为四种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

①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比较注重追求道德境界②文艺复兴着眼于人的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一种貌似退步的进步思潮③老庄道家和中国的道教均以天地境界作为追求的目标,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④世园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现代人对天地境界的精神追求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
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

A . 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 . 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C . 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 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
下列内容最能体现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倾向的是(    )

A .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精神牧师” D . “思维者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柏拉图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与此相似的命题是(    )
A .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 美德即知识 C .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D . 世界的本源是人的理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苏格拉底批判说:“(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芴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大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材料三: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年轻的共和国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国库空虚,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在跨州货动的征税方面存在争端,马萨诸塞州有农民造反。汉密尔顿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摘编自《美国的建立》

  1. (1) 指出材料一中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及其发展趋势。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
  3. (3)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及美国解决“诸多棘手问题”的措施。
  4. (4)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概括人类政治文明的基本特性。
苏格拉底说:“不论是民众所推选,抑凭抽签委派,抑凭暴力或欺骗而执政,单单掌权还不是王者,不算治国者,只有具备治国的专门知识的人才是王者。”据此可知(    )
A . 苏格拉底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 B . 苏格拉底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作辩护 C . 苏格拉底要求统治者具备治理才能 D . 苏格拉底主张实行君主政体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作希腊的孔子。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
A .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 肯定人的价值 C .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 推崇君主权威
他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认为“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他”是(   )
A . 苏格拉底 B . 柏拉图 C . 普罗泰哥拉 D . 亚里士多德
在古希腊传统文化中,凡人是与众神同宗同源的,人与神的生活一直被相提并论。自荷马之后,希腊人把凡人的生活作为众神生活的参照,众神甚至被想象成是“具有凡人萌芽形式的生命”。这种观念(   )
A . 促成了近代人文主义在希腊诞生 B . 弘扬了神与人之间的平等精神 C . 反映出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进步性 D . 推动了人文精神在西方的觉醒
“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材料中的“我”是(    )
A . 普罗泰格拉 B . 苏格拉底 C . 薄伽丘 D . 马丁·路德
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都认为人生来是善良的,这与我国战国时期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不谋而合。为了扩充人的善性,在伦理观上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
A . 王道和民主政治 B . 实行人治和法制 C . 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 . 仁政和道德教育
    个人的自觉、自主和自由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是一个不断思索和反思自我的雅典人,总是想理解在各种复杂关系中的人和人类事务。……他谴责那些哗众取宠不愿意追求个人人格完善的人,坚持认为人需要不断思考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这样认为,人有责任追求人格的完善,举止光明磊落,并为建设一个公正的社会而努力工作。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只有坚定的信任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才能让一个人得救。……一个人必须在《圣经》中自己研读上帝的看法。……路德教导他们,每个人只需听从自己的良心,而不必听从任何人;一个人必须作为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

——(英)恩斯特·贡布里希《世界小史》

材料三  18世纪有许多启蒙哲人,但是只有一个启蒙运动。从爱丁堡到那不勒斯,从巴黎到柏林,从波士顿到费城,文化批评家、宗教怀疑者、政治改革者形成了一个松散的、非正式的、完全没有组织的联盟。……启蒙人士统一在一个雄心勃勃的纲领之下,尤其是自由的纲领。这里说的自由包括许多具体形式:免于专横权力、言论自由、贸易自由、发挥自己才能的自由、审美的自由,总之,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世界上自行其是的自由。……与其他启蒙哲人一样,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要求把自己当作一个人,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人。正是这一声明以及启蒙哲人对这一声明的同气相求,使得启蒙运动成为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实现“个人自觉”的做法。
  2. (2) 据材料二,指出“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在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中是如何体现的?
  3. (3) 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共识。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 .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 肯定人的价值 C .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 推崇贵族政治
苏格拉底创立了独特的问答法,其分为三步:第一步,用诘问的方式使人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第二步,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并得出结论。由此可见,苏格拉底问答法(    )
A . 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 B . 弥补了智者学派理论上的缺陷 C . 以否定权威为出发点 D . 使理性占据希腊社会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