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 知识点题库

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场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追随理想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是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凯恩斯主义 C . 实行国家福利制度 D . 斯大林模式
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A . 农业集体化道路 B .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 . 社会主义制度 D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在工业化时期,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主要是指(  )

A . 牺牲农业、农民的利益为工业提供粮食、资金和原料 B . 余粮收集制 C . 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实行供给制 D . 大规模开荒,提高粮食产量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

A .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 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 . 进行工业化建设
1930年秋,泰戈尔对苏联进行访问,他指出苏联经济建设的办法是治病的办法,短期是有效的,但“这种疗法不能持久”。“不能持久”主要原因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B . 苏联工业落后制约了农业的持续发展 C . 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经营引发社会动荡 D .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
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

A . 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 . 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 .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 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1949年斯大林说:“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这个情况决定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对斯大林言论分析最准确的是(   )

A . 为巩固“经济互助委员会”制造理论根据 B . 有助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经济自由发展 C . 指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总危机加深的现实 D . 认识到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
1932~1933年,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发生严重的大饥荒。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 .   工业化运动的开展 B .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 农业全盘集体化 D . 新经济政策

下图为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增长率柱状图。图中变化有利于(    )

A . 集体农庄从无到有 B . 国民经济趋于协调 C . 发挥市场的作用 D . 小农经济的发展
经济学家吴敬琏这样评价苏联某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结果没有实质性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不仅如此,还打破了原有的经济秩序,加剧了地方割据,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泛滥,从而使经济出现混乱。他评价了(   )

A . 斯大林改革 B . 赫鲁晓夫改革 C . 勃列日涅夫改革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社会学领域著名的青蛙现象: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某些特质的惯性依赖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请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近现代历史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性强)。

下图是1923年一1926年间苏联私商零售贸易额在整个零售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由此可知(    )

A . 新经济政策日益走向了废止 B . 苏联国民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C . 苏联社会消费需求日益萎缩 D . 工业化建设压缩了消费空间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经济的盛衰……绝非外在的“干扰因素”所致,而是工商界自身的规律。……理论意义上的萧条,指的是产量、实际收入和就业水平长期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只能用经济体系自身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来解释……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这表明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表现出这种或那种趋势。

——摘编自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结合材料和中外历史知识,围绕“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下表是《苏联外贸统计年鉴》部分商品在苏联(俄)进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单位:%),表中数据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苏联(    )

1918

1920

1925

1929

1930

1933

机器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

5.0

15.1

20.6

30.1

38.3

43.0

工业消费品

58.9

58.3

9.2

2.7

1.4

1.7

A . 工业生产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B . 农业政策制约了工业发展 C . 民众的消费能力呈下降趋势 D . 形成了独特的工业化模式
某作品称:“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一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 . 开启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B . 推动农业集体化的一种举措 C .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 . 扩大国营农场自主权的改革
阅读下图“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与1938—1940年的实现情况(增长,百分比)”。据此可知(   )

A . 苏德战争爆发降低了工业劳动生产率 B . 计划经济建设中存在高指标现象 C . 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经济结构失衡 D . 斯大林体制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20世纪上半叶的某一时期,苏联平均每公顷土地每日需要的劳动者数量从15人下降到9.4人,而同期各地城市规模却大幅度增长,例如莫斯科人口从212万增加到413万人。由此可知当时( )
A . 新经济政策带动市场活跃 B . 反法西斯战争的人力调整 C . 农业集体化生产效率提高 D . 工业化建设改变人口布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从宰杀大半牲畜的消极抗拒,到出现70万农民卷入的“斯大林的农民战争”。

﹣﹣摘编自卞悟《公社之谜﹣﹣农村集体化再认识》

材料二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有何作用?除此之外,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还进行了哪些调整?
  3. (3) “春天”的内涵是什么?材料中崛起的“座座城”指的是哪几个城市?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从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苏联工业在1937年占工农业比重的77.4%,工业总产值在1940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城市人口在1940年占总人口的33%。这一局面( )
A . 保证了国内战争的最终胜利 B . 表明两极对峙格局的最终形成 C . 说明了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 D . 证明斯大林模式有一定合理性
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这一惊人的激增,究其原因是(    )
A .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 实行农业集体化 D . 爆发世界性经济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