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 知识点题库

1932年,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苏联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吸引了美国人 B . 罗斯福当选总统后实行宽松的移民政策 C . 美苏关系的缓和 D .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向往
  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政治家们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但……经济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取得了相反的结果。每一个新的旨在限制进口的措施都引起了利益受损的其他国家的抵制。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斯穆特——霍利税法》后,许多国家政府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加以抵制,结果是国际贸易大幅下降。经济民族主义没有取得增加产量和收入的结果,结果恰恰相反:1929——1932年,世界产量降低了38%,贸易减少了66%以上。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 《新全球史》

材料二

年份

事件

1929年

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引导引进技术工作;10月签订70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

1930年

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1931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

1932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外国专家近2000人,技术人员10000多人;共派遣2000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

1933年

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

——据《苏联经济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摘编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

——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国会通过《斯穆特——霍利税法》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为何会出现与愿望相反的结果?经济大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国会企图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进口来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缓解危机。(2分)20世纪已是全球互相依赖的时代,全球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通过征收关税、限制进口等手段已无法解决危机。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聘请国外技术人员;进口机器、引进外资;加强对外交流;与美国建交。(4分,写出任意4个即可)效果:促进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和苏联工业化强国的形成。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苏联是如何抓住经济危机的时机积极发展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努力产生的效果。

  3. (3) 结合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形势,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

牛仔裤是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整个“冷战”时期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尼尔•弗格森《文明》)。“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是(     )

①美苏冷战重点转向经济领域②苏联忽视消费品的生产

③“冷战”和意识形态的影响④苏联体制束缚,技术落后

A . 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蹉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为改变这种局面苏联采取了(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③“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④“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

A . ②④③① B . ④①③② C . ④②③① D . ④③②①
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斯大林(   )

A . 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B . 尝试以市场调节发展经济 C . 摒弃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 D . 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

A . 片面发展重工业 B . 区域分工,经济单一 C . 高度集权,侵犯人权 D . 片面强调国家利益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上4年就完成了。这项“自上而下的革命”使苏联的工业产量大大增加——虽然是以杀戮、饥荒和大批的人口迁移为代价。对于斯大林来说,前进的高昂代价是不重要的。他说,“我们落后于发达国家50年或100年”,“要么我们这么做,要么就完蛋”。这种情况说明在当时苏联(    )

A . 从事经济建设必然会导致流血牺牲 B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体现 C . 避免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D . 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    )

A . 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B . 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 C . 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D . 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制度创新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制度,为未来指引方向;二是使原有制度不断更新,不断保持活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开辟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新型的工业化模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

  2. (2)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不断地调整。简述其表现,并指出其实质。

  3.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1958~1964年期间,苏联农业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7%,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1963年时,管理工业的机构不仅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有所精简,反而扩大了二三倍。这说明前几年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没能发挥作用。符合材料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
A .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 .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 .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行政命令 D . 调整所有制结构促进个体劳动者发展
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该现象反映了(    )
A . 单一公有制的产生 B .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C .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 . 余粮收集制的扩大
早在五十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就讨论了“外延式增长”与“内涵式增长”的问题。外延式增长就是靠增加投入实现增长,内涵式增长就是靠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实现增长。学界一致认为,外延式增长迟早会遇到限制,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从外延式增长转变为内涵式增长。对苏联的经济增长一直没有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苏联领导人不重视科技创新 B . 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技术创新 C . 苏联对科技创新投入不够 D . 美苏争霸影响了科技创新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在农业方面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实现集体化,但农业的产量确是非常的令人失望。这说明(    )
A . 一五计划严重脱离了当时苏联国情 B . 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化的道路弊端严重 C . 农业集体化拖累了苏联的工业建设 D . 战争环境致使苏联忽视了农业生产
在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人和农民大都未受过正规教育,生活水平也相对低下,但是工业建设和国防科技却取得了辉煌成就。这说明苏联(    )
A . 抓住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机遇 B . 重国家的利益而轻视人民的利益 C . 计划体制更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D . 实行了高积累低消费的经济政策
20世纪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 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 B . 新经济政策实施 C . 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D .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有史学工作者收集了下列主题的相关史料,该学者要论述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字号

主题

史料1

俄国具有长期高度集权的沙皇专制传统

史料2

十月革命没能完全割裂俄国历史传统

史料3

蒙古人统治留下的东方专制制度方式对俄罗斯权力阶级的影响

史料4

1921年列宁主持下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

A .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B . 苏维埃代表会议的出现 C . 新经济政策的制定 D . 赫鲁晓夫改革的必然性
1953年—1964年,苏联农业生产增长了70%,工业生产增长了1.8倍,工人平均工资增长了约40%。这说明当时苏联( )
A . 斯大林模式尚有影响 B . 工业化推动了农业集体化 C . 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D . 摒弃了重工业优先的政策
1929年苏联进口机械设备在当年进口中所占比重为30.1%,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需求量的0.9%。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在( )
A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 工业化方针的实施 C .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 .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布哈林认为苏联长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主张苏联应该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他的观点(   )
A . 有助于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 B . 为赫鲁晓夫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C . 坚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走集体化道路 D . 反映苏联社会主乂建设道路存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