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 知识点题库

1937年后,苏联的农村生产资料状况主要是(  )

A . 农民私有 B . 集体所有 C . 全民所有 D . 社会所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经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 . 社会主义工业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或者以朝觐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式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他们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的批评。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显示了“无比高涨的管理生命力和青春活力,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更灿烂的未来而工作。”另一方面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

——摘编自《苏联这面镜子》

材料二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这里我们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

                 ——苏共领导人之一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西方进步人士称赞苏联的主要原因。

  2. (2) 材料一、二批评了苏联社会中的哪些不健康现象?上述现象反映了苏联工业化中存在的什么严重问题?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B . 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C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D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    )

A . 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B . 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 . 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D . 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苏联工业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基于工业部门内部的积累机制,而是运用行政力量以“剪刀差”等方式从农业中“抽取”剩余投入工业的结果。这一模式(    )
A . 客观上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 B . 吸取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经验 C . 推动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D . 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下图是一幅没有名称的曲线图,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

A . 美国社会就业率的起伏情况 B . 苏联(俄)工业产值增减情况 C . 苏联(俄)农业产值增减情况 D . 美国经济发展总量变化情况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A . 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 . 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 . 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 .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下表是1930年苏联与西方国家的钢铁产量表【根据《苏联的饥荒》(1929-1934年)绘制】这一表格能够说明苏联(    )

国别

产量(万吨)

苏联

590

美国

4140

德国

1150

英国

740

法国

940

A . 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 B . 开始进行了工业化 C . 发生了很严重的饥荒 D . 工业化任务很艰巨
1929年11月初,斯大林宣称农村发生了“根本转变”,农民已经“整村、整乡、整区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农庄了”,集体农庄是农村社会主义发展的“康庄大道”。这一表述(  )
A . 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B .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C . 说明斯大林模式确立 D .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洋务派通过创办民用企业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利用部分私人资本生产产品……也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决不可以忽视生产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论十大关系》

  1. (1)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历史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异同。
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总结说,(苏共)垄断了资源和经济利益,使得社会经济生活缺乏活力,大量资源被用于军事工业,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对苏共的不满日益增加。而在苏联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往往会把对既得利益集团腐败专制的不满情绪转化为民族矛盾,一旦累积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就将导致民族动乱、国家分裂。他的这些言论(    )
A . 深刻地揭露斯大林体制的严重弊端 B . 促成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的实施 C . 导致苏共威信下降,引发思想混乱 D . 严重助长了苏联国内的民族分离主义倾向
“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并建起新型的国营农场,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农业的传统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但是,暴风骤雨般农业集体化为苏联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当时苏联进行“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    )
A . 满足战争需要 B . 协调国民经济的比例 C . 推动农业发展 D . 促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1942年11月,苏联发布了《关于集体农庄庄员及个体经营者未完成义务交售任务的责任》,根据这一决议,国家粮食采购部的特派员追讨农民所欠义务粮时,可以不经由法庭直接没收农民财产。这一法令的颁布,改变了1937年确定的以司法手段处理没收农民财产问题的规定。造成这一变化原因是()
A . 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 . 苏联卫国战争的需要 C . 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D . 斯大林模式逐步形成
在苏联,虽然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发展而出现的“资源和技术压力”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客观要求,但却长期得不到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因素的相呼应,反而陷入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桎梏”之中。这体现出苏联(   )
A . 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下 B . 资源技术严重匮乏 C . 经济改革未见成效 D . 经济体制长期僵化
斯大林逝世后,从赫鲁晓夫直到叶利钦对斯大林的评价,都极力贬低斯大林,甚至恶毒谩骂斯大林。相反,英国首相丘吉尔却称赞斯大林“是个卓越的人物,令我们残酷的时代敬仰,他在其中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提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   )
A . 以历史亲历者的标准来衡量 B . 以社会需要标准来考察 C . 重视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条件 D . 注重评判者的阶级立场
戈尔巴乔夫曾指出:“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对农业来说,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在戈尔巴乔夫看来,斯大林模式(   )
A . 未能推动苏联农业的发展 B . 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之上 C . 使苏联短期内实现工业化 D . 造成苏联经济的严重失衡
如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

方式时间

手播(%)

马拉播种机(%)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1928年

74.4

25.4

0.2

1932年

51.7

28.3

20.0

A . 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 . 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 . 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 . 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俄国学者米格拉尼扬说,在确定新社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中间,占优势的是这样一种观念:俄国应当走条不同于欧洲的现代化道路,以便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强盛的世界大国后解决肩负的救世任务”。由此可以推知,当时俄国(    )
A . 全面的工业国有化即将实施 B . 广大农奴获得自由和土地 C . 粮食税逐步取代余粮征集制 D . 筹划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记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段解说词:“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的飞机产量,仍达到2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德军。”材料主要表明(  )
A . 斯大林拖拉机厂生产能力很强 B . 纳粹德国侵略遭到斯大林格勒人民反抗 C . 斯大林模式忽视了轻工业发展 D . 工业化建设为取得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