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促反应的原理 知识点题库

依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切断a处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 B . 切断b处的酶是解旋酶 C . 连接b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D . 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均作用于a处
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各种酶的作用对象正确的是

A . 解旋酶→肽键、肽酶→碱基间氢键、ATP水解酶→磷酸基团 B . 肽酶→肽键、解旋酶→碱基间氢键、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 C . ATP水解酶→[H]、肽酶→碱基间氢键、限制酶→磷酸二酯键 D . 肽酶→R基、解旋酶→脱氧核苷酸、ATP水解酶→ATP
利用枯草杆菌生产分泌性中性蛋白酶,以下符合该酶分离纯化的正确流程是

①制成酶制剂  ②发酵液过滤  ③冷冻干燥  ④层析法提纯蛋白酶

A . ③①④②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④②① D . ②④①③
回顾教材内容填空:

(1)ATP的结构简式是 ;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2)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其化学反应式可以简写成: 

(4)交叉互换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在 之间的交换.

(5)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组成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 B . 冬季,人体内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C . 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酶促反应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 D . 酶通过提供能量或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
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回答有关问题:

  1. (1) 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分别表示了酶具有性和性.
  2. (2) 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是 , 当pH从5上升到7,酶的最适温度的变化是(升高、不变、降低).
  3. (3) 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图4中A点前酶促反应的速率不断增加,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 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
  4. (4) 生物体内各项生理活动的进行都需要酶的作用,酶作用的机理是 , 这些酶的单体是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 .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C .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 . 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 . 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自由能 B . 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C . 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 . 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酶共含有C,H,O,N,P五种元素 B . 酶的合成一般要经过转录 C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D .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植物细胞受损后通常会释放出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例如,切开的马铃薯放置一会儿后表面会变色,就是酚氧化酶引起酶促褐变造成的。请据资料分析回答:
  1. (1) 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分别储存在细胞的不同结构中。能实现这样的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生物膜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具有的功能特性是。酚氧化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酶能够

    试管

    ①酚氧化酶提取液的处理

    ②加入缓冲液

    ③加入酚类底物

    实验后的颜色

    A

    不做处理

    2  mL

    2 mL

    褐色

    B

    加入蛋白酶10分钟

    2 mL

    2 mL

    无色

    C

    加入三氯乙酸(强酸),10分钟

    2 mL

    2 mL

  2. (2) 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做如上表的处理,试管A、B对照,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可用试剂检测。推测实验后,试管C中的颜色是,因为。步骤②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3. (3) 在马铃薯抗褐变品种的改良方法上,目前比较成功的是反义RNA技术。即将一段酚氧化酶反义基因导入马铃薯的细胞中,并得到反义的RNA,反义RNA能与酚氧化酶基因转录形成的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RNA,阻碍了过程的进行。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下列关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加热能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不能降低活化能 B . 该实验中加肝脏研磨液和FeCl3的两组可构成对比实验 C . 若所用肝脏不新鲜,等量过氧化氢彻底分解所得氧气将减少 D . 该实验能得出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以及高效性的结论
如图表示物质S在酶E的催化下水解成P的反应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8

A . 若S是麦芽糖,则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P的生成情况 B . 酶E水解的产物是H2O、CO2等物质 C . 若S代表二肽,则E、P可分别代表肽酶、氨基酸 D . 酶E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酶的种类和含量不同 B .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 . 细胞内贮存有大量的ATP,以适应生命活动的需要 D . 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和ADP的转化难以维持动态平衡
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 . 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发生改变 C . 过酸和低温影响酶促反应的机理是相同的 D .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作用更加显著
在下图所示的酶促反应图式中,属于酶的是(   )

图片_x0020_889801952

A . B . C . D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的反应 B . 酶和底物结合后形状不发生变化 C . 将胃蛋白酶提取液的pH由7调至2,加入蛋白块后蛋白块体积不变 D . 将唾液淀粉酶溶液的温度从60℃降低到37℃,酶活性会升高
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几乎都需要酶来催化,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以实现其催化功能 B . 酶通过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来实现其功能 C . 酶起催化的同时也可作为该反应的底物参与反应 D . 从化学本质上说,酶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唾液淀粉酶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到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合成唾液淀粉酶具体场所是 ,酶的作用机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
  2. (2)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以作为检测因变量的指标,为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无关变量应该保持
  3. (3) 上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于是活动小组又进行(填“对照”“对比”或“重复”)实验,得到与上图无显著差异的结果。查阅资料后发现,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推测,该实验中淀粉可能是在的作用下分解的。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酶都只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 . 酶具有催化作用 C . 酶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D . 往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一定会产生紫色反应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蛋白质分子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B .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离不开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 C . 细胞内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物质都是蛋白质 D . NaCl溶液中析出的蛋白酶仍具有水解蛋白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