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知识点题库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请回答:



  1. (1) 乙和甲相比,乙的优点是

  2. (2) 两个实验中,红磷的作用是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试验中,水的作用是 .

(2)通过实验B,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C操作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3)D实验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图1).请回答:

  1. (1) 根据图2的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是用 (填①、②或③).

  2. (2) 实验时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 (1)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2. (2)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3. (3) 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4. (4) 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 (1) 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2. (2)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

    实验中瓶底放置一层细沙的原因是:还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3. (3) 由本实验我们可以看出,燃烧是否一定需要氧气?(填“是”或“否”).
根据如图所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回答:

  1. (1) 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①;②
  2. (2) 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判断,如果用导管将氧气通入该烧杯中,让氧气与白磷充分接触,白磷(填“能”或“不能”)在水中燃烧.
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 (1) 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沼气属于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 (2) 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破坏环境.
  3. (3) 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学习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填序号)

    ②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 (4) 某工厂为防止环境污染和回收金属,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A . 滤渣中一定有Fe            B . 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 C . 滤液中一定有Fe(NO32 , 一定没有AgNO3 D . 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和Cu(NO32
下列是初中化学的三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实验C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2. (2) 实验B未达到实验目的,没有探究出燃烧条件中的
  3. (3) 若实验A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 ,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点).
利用下图装置完成A或B两个实验。请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A

B

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以上。

⑴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

挤压滴管2,一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

⑴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425036065

  1. (1) 甲实验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热水的作用是
  2. (2) 乙实验中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发现整杯水变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这是因为,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3. (3) 丙实验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A . B . C . D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图片_x0020_1737891761

  1. (1) 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2. (2) 挤压右滴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如在燃烧管中加入镁条,挤压右滴管并引燃,反应现象是;在挤压左滴管后,镁条继续燃烧。请通过这一现象谈谈你对燃烧条件或灭火方法的新认识
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甲:对比两试管中铁钉生锈情况,说明铁生锈要与氧气接触 B . 乙: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C . 丙:对比铜片上红磷和水中白磷燃烧情况,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D . 丁:对比碘在水和汽油中溶解的现象,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燃料的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之一 B . 依据 2Mg+CO2 2MgO+C,可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C . 燃烧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 . 燃烧是需要条件的,可通过改变条件控制燃烧朝人类期望的方向进行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B . 把煤做成蜂窝煤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 C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向油锅内浇水 D . 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关于下列四个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过滤操作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B . 如果活性炭和小卵石调换位置会影响水的净化效果 C . 该实验验证了燃烧需要的两个条件 D . 玻璃管中液面上升到1刻度的原因只是铁丝网生锈需要氧气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由实验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 . 由实验②③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 C . 利用水浴控温可调节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①③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可回收再利用
“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燃烧的条件 B.铁钉生锈的条件 C.证明CO2与NaOH反应

  1. (1) 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 (2) 对于实验B,一端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直接接触。
  3. (3) 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完后在瓶①中滴加石蕊出现的现象是
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冬奥场馆提供的直饮水经过二氧化氯(ClO2)消毒处理,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直饮水含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含量很低属于(“硬水”或“软水”)。
  2. (2) 2008年“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丙烷为火炬燃烧提供的条件是,冬奥会“飞扬”火炬使用氢燃料,火炬燃料由氢气替代了丙烷的优点有
  3. (3) 冬奥会秉持“科技冬奥”,使用多种“黑科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立方”巧变“冰立方”:在游泳池上用水制冰时,水分子变大了

    b.“冰丝带”:采用CO2直冷制冰技术,可实现CO2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乎为零

    c.“飞扬”火炬选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火箭外壳、机器人等

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 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70℃ C .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 ①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