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 知识点题库

下列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受力弯曲,体现了铁比较软的化学性质 B . 粉笔能在黑板上写字,是因为粉笔是白色的 C . 水的沸点能超过100℃是因为水面的气压超过了一标准大气压 D . 白磷能自燃是因为白磷没有着火点
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 .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那么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内容步骤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1. (1) 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没燃烧,燃烧匙中白磷没燃烧是因为 ,水中的白磷没燃烧是因为 ; 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3. (3) 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 ;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在实验2的整个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如图所示,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如甲图),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如乙图)燃烧的旺,其原因是(  )

A . 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B . 空气中氧气不足 C . 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少 D . 火柴梗着火点低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 B .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 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 . 可燃物燃烧的同时一定还会发生爆炸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1. (1) 【认识仪器】装置中的热源是
  2. (2) 【实验探究一】探究燃烧的条件,B处盛放木炭,松开弹簧夹M和N.步骤如下:

    ①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②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③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则:①与③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②与③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 (3) 【实验探究二】探究铁与氧化铁化合的生成物的成分.

    查阅资料:FeO不能被磁铁吸引;Fe3O4能被磁铁吸引.

    提出猜想:猜想①是FeO;  猜想②是Fe3O4;   猜想③是的混合物.

    猜想产物是FeO或Fe3O4的理由是  A:  B:

    实验步骤:(完成相关空格内容)

    ①连接组装仪器,

    ②称取16.0g氧化铁粉末与一定量铁粉,将其迅速均匀混合后,再放入玻璃管底部并薄薄地平摊开来.

    ③松开弹簧夹M和N,通入CO2 , 当观察到现象X时,夹上弹簧夹M,开始加热玻璃管.

    ④当混合固体全部呈黑色后,,停止加热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将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倒在滤纸上,观察到黑色粉末未变色,用磁铁吸引,能被磁铁完全吸引.

    实验结论:猜想成立.

    实验拓展:上述探究实验中使用CO2 的目的是,判断该目的达成的现象X是(“能”或“不能”)用CO代替CO2进行上述探究实验.若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全部吸引,且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所加铁粉的质量范围是

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 (1) 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2. (2) 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3. (3) 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
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B . 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解除 C . 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D . 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
“纸火锅”(如图所示)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 纸张没有与空气充足接触,不会燃烧 C . 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纸张的着火点降低 D . 锅里的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
  1. (1) 厨房用水以自来水为主,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的性质,投药消毒的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某同学在胜溪湖取了一些水,为了除去水中的泥土和沙子,在实验室进行了下图装置所示的实验操作,操作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有

  3. (3) 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居民冬天取暖的主要能源之一。将火柴划着不能直接引燃煤块,其原因是
  4. (4) 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气体中会形成酸雨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
  5. (5) 城市居民用天然气做饭,当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调节灶具的进风口会使火焰呈现正常的蓝色,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剌激人的呼吸道。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将分别盛80℃的水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

  1. (1)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通过什么现象能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 (3) 在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时,烧杯中水的作用是
  4. (4) 请指出图中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
对比实验是重要的探究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可探究燃烧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温度是否要达到着火点 B . 甲实验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接触氧气 C . 乙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水都有关系 D . 乙实验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设计了以下实验。甲乙均为软塑料瓶改装的气体发生装置,无纺布包内放有一定量的固体试剂,丙中放有左右两处大小相等、质量相等的红磷,且与热源距离相同。

  1. (1) 该装置中,丁的仪器名称是;甲中无纺布包内为二氧化锰,其下端溶液中溶质为(化学式)。乙中制的气体不可燃,也不助燃,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2. (2) ①通过对软塑料瓶的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用力捏压瓶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并增加液体反应物的量,从而控制

    ②为了探究可燃物的燃找条件,请选择相应的序号进行排序(每个序号只选一次)。

    a 捏压甲一段时间      b 捏压乙一段时间     c 使瓶复原     d 加热仪器丁

    ③丙中燃烧时的现象是

预习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的是分子在不停运动 B . 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接触三个条件 C . 足球烯C60是由分子构成的 D . 蜡烛燃烧越烧越短,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的纸张不燃烧,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B . 木炭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 C . 用水灭火时,水的作用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为防止发生火灾,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图片_x0020_1254607876

结果发现只有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热水中的白磷也不能燃烧的原因是。请你对实验加以改进,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生活中的问题用化学知识解答。
  1. (1) “低碳生活” 方式中的“碳”指的是碳(填 “单质” “原子”或“元素”)
  2. (2) 生活中用篮子沥水,该操作的原理类似化学实验中的操作
  3. (3) 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
  4. (4) 日常生活中你的“绿色”做法(举一例)
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表中为①~④处所放药品。

图片_x0020_156579379

序号

药品

白磷

红磷

被沙子覆盖的白磷

被沙子覆盖的红磷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1. (1) 升温至60℃,对比(填序号),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2. (2) 设计①、③的目的是
课堂上,老师将用水润湿的手帕在75%医用酒精中浸泡后点燃,酒精燃烧但是手帕安然无恙(图1)。针对本实验,学生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滤纸的着火点约为130℃。

(进行实验)

实验一:不同质量的酒精与水混合

实验编号

无水酒精质量/g

水质量/g

8

5

8

10

8

15

8

20

8

30

实验二:取滤纸,分别浸泡在实验一所得溶液中,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酒精燃烧时滤纸的温度,得数据绘制成图3所示的曲线。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现象

酒精和滤纸都燃烧

酒精燃烧

酒精燃烧

酒精燃烧

酒精不燃烧

  1. (1) (解释与结论)

    75%医用酒精中的溶剂是

  2. (2) 实验一的目的是
  3. (3) 实验①在20s时温度突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4. (4) 实验③在 s时酒精燃尽,火焰熄灭。
  5. (5) 用滤纸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所用酒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范围大致是21. 1%<T< %。(保留0.1%)
  6. (6) (反思与评价)

    图3中实验⑤的曲线与其他4个实验的曲线比较后,你对物质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1. (1) 实验A,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实验B,目的是探究铁生锈与有关。
  3. (3) 实验C,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天平的指针(填“不变”、”偏左”或”偏右”),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实验D,用酒精灯在中间位置加热一段时间。

    ①白磷先燃烧,a处红磷后燃烧,原因是

    ②b处红磷拨开细沙后才燃烧,证明了燃烧的一个条件为

    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