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知识点题库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356年的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之后一段时间,国家出现了“国家富裕,兵强马壮”的景象。

材料二:魏主下诏,“魏之先(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开始)也。宜改姓元氏”。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1. (1) 材料一的改革中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2. (2) 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根据材料二可看出“魏主”采取哪两项改革措施以改变“落后的异族风气”?

  3. (3) 材料二中的改革有何积极作用?

  4. (4) 从以上知识回顾中,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 .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 实现富国强兵 C . 缓和社会矛盾 D . 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秦国商鞅、北魏孝文帝都曾进行过改革。(  )

下图所示工程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技术的先进水平。这一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大运河 D . 赵州桥
战国时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 齐国 B . 楚国 C . 燕国 D . 秦国
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是长达数百年的争霸割据时期。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修筑于战国,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大运河 C . 芍陂 D . 郑国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 (1) 材料一表明商鞅什么思想?他的思想体现哪一学派的观点?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至少两点,不得摘抄原文)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4. (4) 引用材料中一句原话来说明商鞅变法的主要依据。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就来源于战争。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 退避三舍——马陵之战 B . 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 . 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 .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变革是(       )
A . 尊王攘夷 B . 重农抑商 C . 实行分封制 D . 商鞅变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红利”。那么,在商鞅变法中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  )
A . 确立县制 B .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C .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 . 统一度、量、衡
改革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

材料一: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1. (1) 请在战国形势图上标出战国七雄名称。 
  2. (2) 材料二是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中的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秦孝公认为“丑莫大焉”的是何事?秦孝公的强烈愿望是什么?
  3. (3) 材料中的“商君”是谁?
  4. (4) “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5. (5) “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
A . 元宵节 B . 端午节 C . 清明节 D . 中秋节
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8

  1. (1) 图一的“诸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这一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2. (2) 图二所示“形势”中,第一位霸主是谁?
  3. (3) 图三中与“周天子”并立的七个诸侯国,在历史上变成什么?到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哪个?
  4. (4) 结合图一、图二、图三及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三个时期诸侯对天子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   )
A . 三家分晋 B . 田氏代齐 C . 晋楚争霸 D .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 促进了民族交融 B . 促进了社会文化发展 C .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D . 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瓦解
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坚实经济基础的是(    )
A . 奖励军功 B . 废世袭制 C . 推行县制 D . 鼓励耕织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要求。下列表述属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是(    )
A . 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争霸,但客观上加速了国家统一进程 B . 法家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C . 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D .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概况:公元前356年,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