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知识点题库

 改革和恰当的政策凋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一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邓.小平

  1. (1) 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 在实施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逐渐增强,先后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请写出秦朝为抵御匈奴和促进中原与岭南地区经济交流修建的两大工程?

  2. (2) 据材料二,写出中国“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名称。 列举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创办的两个近代军事工业。

  3. (3) 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4. (4) 为应对材料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5. (5) 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 这一时期在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又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下列成语哪些是出自战国时期?(  )

①纸上谈兵      ②破釜沉舟     ③约法三章      ④增兵减灶     ⑤围魏救赵。

A . ②③④ B . ①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⑤
李冰被誉为“川祖”,受到后人的尊敬,因为他(    )

A . 担任蜀郡太守 B . 占据荆州地区 C . 修筑都江堰 D . 改造了造纸术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建成后,受益最大的地区是(    )

A . 成都平原 B . 中原地区 C . 关中地区 D . 江汉平原地区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下列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的是(    )
A . 奖励军功 B . 颁布均田令 C . 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D .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暑假,小华随爸爸去旅游,拍了下面一组照片,请你欣赏照片并回答问题。

  1. (1) 请问图水利工程的名字是什么?修建在哪个城市?
  2. (2) 此图修建于哪个朝代?由谁主持修建?
  3. (3) 此工程有什么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1. (1) 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 (2) 列举春秋时期的另外两个霸主。
  3. (3) 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是什么时期发生的什么变法?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
A . 都江堰 B . 郑国渠 C . 灵渠 D . 大运河
史书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呼。”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节供奉祭祀的“李王”(   )
A . 治理了黄河水患 B . 编著了《道德经》 C . 修建了都江堰 D . 开凿了大运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

  1. (1) 材料一中的这段话是谁说的?这段话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
  2. (2) 材料二中的变法内容最容易得到哪些人的支持?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什么?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哪一措施?最容易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措施是哪条?
  3. (3) 这次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4. (4) 商鞅变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下图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 . 早期国家的产生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 . 民族关系的发展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规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材料四: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

  1. (1) 结合材料一,如果你是农民,你会最支持商鞅的哪项措施?材料一的变法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的是哪一项?
  2. (2) 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3. (3) 2018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在秦朝中央政府中类似于该机构的是哪一官职?为巩固统一,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4. (4) 为了解决材料四中的问题,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三: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百度互联网

  1. (1) 在材料一以上农作物中,有一种是河姆渡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哪种?还有两种是西汉时从西域传到中原的,它们是哪些?写出字母代号即可。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文帝对什么比较重视?他和汉景帝统治期间形成的治世局面名称是什么?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材料三反映的社会问题?
  3. (3) 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和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各一项。
  4. (4) 战国时商鞅变法中重视经济发展的是哪些法令?(两点即可)西汉时,刘邦采取什么措施增加农业劳动力?
  5. (5) 材料四中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写出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的机构。“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我们通常称之为什么?它的开通有什么意义(一点即可)?
  6. (6) 战国时期,使成部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7. (7)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一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两点即可)
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图片所示,表中应填入(    )

图片_x0020_100006

①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动荡  ④为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这段材料可以用来(   )
A . 阐述商鞅变法的过程 B . 解释商鞅变法发生的原因 C . 说明商鞅变法的性质 D . 论证商鞅变法的影响
都江堰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
A . 春秋时期秦国 B . 春秋时期楚国 C . 战国时期楚国 D . 战国时期秦国
成语“朝秦暮楚”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
A .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形势 B .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形势 C . 秦国和楚国的地理位置 D . 秦国楚国灭亡的时间
社会形态演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请以"变革的时代"为题撰写历史小短文。

要求∶

⑴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分别对经济、政治、思想及民族关系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进行阐述,并分析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因素。

⑵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成文,字数200 字左右。

战国七雄中,位置处于最南端的是秦国。
史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 
A .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 . 都江堰的修建 C . 商鞅变法的实施 D . 灵渠的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