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知识点题库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击沛公于坐                ②人之力而敝之 B . ①哀斯墓之有其石也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以吾两人在也 C . ①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②夫晋,何厌有? D . ①人君神器之重                ②是时,项羽兵十万,在新丰鸿门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古今意义都一样的一项是(     )

A .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B . 行李之往来 C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 . 沛公居山东
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 .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 .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D . 沛公欲王关中
对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秦王还柱走             ② 图穷匕首见 

③(秦王)乃手共搏之      ④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A .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 .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彼且恶乎待哉。——他还有什么要依赖呢? B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出生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 C .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想想他们死去的祖父,暴身于霜露之中,披荆斩棘。 D .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怕得不到秦国的城,只是被欺骗。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沛公则车骑         之坐上 B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曰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C . 樊哙从良         因击沛公于 D . 洛阳亲友相问   杀人不能举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鸿门宴(节选)

司马迁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 (1) 下列划线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留侯张良  善:友好 B . 项伯乃夜之沛公军  驰:投奔 C . 诸侯  内:通“纳”,接纳 D . 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
  2. (2) 下面划线词的解释,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臣壮也,犹不如人 B . 韩王送沛公                父母宗族,皆戮没 C . 君少长                    失其所 , 不知 D . 所以遣将守关者……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倶
  3. (3)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课内文言语段阅读,完成后面题目。
    晋侯秦伯围郑,以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力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其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之有?既东郑,又欲肆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 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还也。”亦去之。
  1. (1)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寡人之过也。             是:这 B . 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土地,这里用作动词 C . 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D . 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没有
  2. (2) 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 . 君知难也 B . 还也 C . 又欲肆西封 D . 无礼于晋
  3. (3) 下面“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邻厚,君之薄也              ②夫晋,何厌

    ③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④行李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⑥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A . ①④/②③/⑤⑥ B . ①④②/③/⑤⑥ C . ①③④/②/⑤⑥ D . ①⑤/②/④③/⑥
  4.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戴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沿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己。”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 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 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 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 (1)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 B . 行李之住来,共其乏困(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 C . 朝济而夕设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D . 秦伯说,与郑人(盟:盟誓)
  2. (2)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烛之武高超的说服艺术的一组是(    )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⑦秦伯说,与郑人盟

    A . ①②③⑤ B . ②④⑤⑥ C . ①③⑤⑥ D . ②⑤⑥⑦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 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 . 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 心悦诚服。 C . 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 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 的关键。 D . 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函防守,秦晋联 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4.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泰,将馬取之?

    ③顾吾念之,强泰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下列每对词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侵     到/城     落/城而下 B . /类     意/业     守/典忘祖 C . /驱     卑/凋     闲/不掩瑜 D . 事/明     伴/偿     然/待解决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 .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B . 贤能为之用 C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 .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 , 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矣。父母宗族,皆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 (1)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进兵北地,至燕南界         略:掠夺,夺取 B . 今行而无 , 则秦未可亲也     信:信物 C . 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购买 D . 秦之遇将军,可谓矣         深:狠毒,刻毒
  2.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父母宗族,皆戮没      且君尝晋君赐矣 B . 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焉用亡郑陪邻 C . 臣左手把袖            君知难也 D . 伏尸哭,极哀          因人之力敝之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 . 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 . 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 . 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这段描写不仅写出了荆轲擅长辞令的特点;也表现了樊於期为报灭族亡国之仇勇于献身的赤子情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②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义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②今者有小人之言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日夜望将军至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A . ①②⑤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⑤ D . ③⑤⑥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大王来何操”相同的一组是(    )
A . 吾属今为之虏矣 B .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C . 此亡秦之续耳 D .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且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孤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 ,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 (1)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其无礼于晋,且于楚也    从属二主 B . 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边邑 C . 若不秦,将焉取之          削减 D . 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其无礼于晋          敢烦执事 B . 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往来,共其乏困 C . 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 D . 郑人盟              失其所
  3. (3)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 .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 . 夫晋,何厌之有 D . 以乱易整,不武
参照画线部分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式。要求结构相似。

从古至今,分别都是使人痛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壮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尼康退出中国并不是被同行打败,居然是毫不相关的行业:智能手机。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销量直线下滑,并不是因为其他品牌方便面崛起,而是因为美团、饿了吗等外卖。打败卖单车店铺或修自行车铺的也不是同行,而是共享单车。有人曾开玩笑说:“打败小偷的是移动支付。”这一切都很像科幻小说《三体》中所说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敌人”在哪里?你想过吗?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

丙午十月十三夜梦过一大冢傍人为余言此荆轲(节选)

[宋]陆游

坡陀荆棘冢,狐兔伏蓁莽。

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国雠久不复,惊觉泚吾颡

何时真过兹,薄酹神所飨。

(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十八》)

【注释】①雠:仇也。②泚吾颡:形容汗出额上的样子。

  1. (1) 下列对原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写荆轲墓荆棘丛生、狐兔乱窜的荒芜之态,意在说明荆轲距离当下已经很遥远。 B . “悲歌易水寒”中的“悲歌”,是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句。 C . 诗的第三联转到现实,“国雠久不复”指北方的大好江山被金国霸占已久,尚未恢复。 D . “惊觉泚吾颡”“何时真过兹”中的“觉”“真”二字与题目“梦过一大冢”照应。
  2. (2)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以乱易整,不武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 . ①③④ B . ②④⑤ C . ②③⑥ D . ①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