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酶的特性 知识点题库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 . 酶可以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D . 过酸、过碱、温度过高会使酶活性永久丧失
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 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B . 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C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其基本单位多数为氨基酸 D .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酸碱度影响

下图是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两个作用机理模型,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NAGase酶的催化效率。关于精氨酸降低NAGase酶活性机理的实验方案和结论中,合理的是

A . 不断提高精氨酸浓度,如果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则属于模型甲 B . 不断提高精氨酸浓度,如果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则属于模型乙 C . 不断提高底物浓度,如果反应速率能提高,则属于模型甲 D . 不断提高底物浓度,如果反应速率能提高,则属于模型乙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如图表示的是(  )

A . 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 B . 条件适宜、酶量充足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 C . 主动运输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变化 D . 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B . 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C . 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明显降低 D . 若在A点降低PH或提高温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根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

A . 温度 B . pH C . 淀粉溶液量 D . 唾液量
下列关于酶的分布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催化ATP水解的酶在活细胞中都有分布 B . 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催化丙酮酸转化为CO2的酶 C . 人体肌细胞内的DNA-解旋酶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D . 酶通过为化学反应供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进行如下步骤(   )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滴l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③→②→④→⑤ C . ①→③→④→②→⑤ D . ①→④→②→③→⑤
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测定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各种温度下该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下图中的曲线②。据此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曲线①可知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B . 曲线②的各数据点是在对应温度下测得的 C . 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D . 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将一定量的淀粉与淀粉酶进行混合,图中曲线①为麦芽糖生成量情况,曲线②或③为在P点时改变某一条件后所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906251393

A . 曲线①所示麦芽糖生成速率不断减小说明淀粉酶活性不断降低 B . 在P点时若降低温度会得到曲线③,若提高温度会得到曲线② C . 在P点时若适当降低pH、将酶换成无机催化剂均会得到曲线③ D . 在P点时若增加一定量的淀粉会得到曲线②
蔗糖酶能够催化蔗糖水解。下表是在同一温度下研究蔗糖酶和蔗糖浓度对水解反应速率影响的系列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组

实验一

实验二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蔗糖酶浓度

0%

1%

2%

4%

5%

2%

2%

2%

2%

2%

蔗糖浓度

10%

10%

10%

10%

10%

0%

5%

10%

20%

30%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100

200

0

25

50

65

65

A . 两组实验的自变量不同,无关变量有差异,因变量相同 B . 如果系列实验条件温度升高5℃,相对反应速率可能降低 C . 实验一中,酶浓度低于5%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蔗糖浓度 D . 实验二中,蔗糖浓度高于20%后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浓度
下图为不同条件下石油降解酶对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实验测定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937452980

A .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活性 B . 污泥含水量对该酶的最适pH无明显影响 C . 污泥含水量越高,该酶的催化能力越强 D . 污泥含水量过低会使该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j-t
取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在四个位置上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图所示。将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保温处理24h后,用碘—碘化钾溶液冲浸该四个位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琼脂块上呈现蓝色的斑块有1个 B . 该实验能科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 . 可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实验后的产物中是否含葡萄糖 D . 第1、2组实验结果分别与4组进行对比说明酶的作用受pH、温度的影响
如图所示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实验中保持水槽恒温37℃。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步骤: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

    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中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

    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5 mL pH 5.0的缓冲液,5 mL 3 % H2O2溶液(如图A所示);

    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成图B所示状态,开始计时;

    ⑤分别在0.5 min和1 min时,读取并记录一次量筒中水面的刻度;

    ⑥反复冲洗反应小室后,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测量在pH 6.0、pH 7.0、pH 8.0、pH 9.0下过氧化氢在酶的催化下所释放气体量(结果见下表)。

    缓冲液

    pH 5.0

    pH 6.0

    pH 7.0

    pH 8.0

    pH 9.0

    收集的气体体积(mL)

    0.5 min

    4

    7

    8

    4

    2

    1 min

    9

    11

    15

    7

    3

  2. (2)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本实验是通过测定作为酶促反应速率的观测指标。此外,还可以用收集5 mL气体作为观测指标。
  3. (3) 实验过程中保持水槽恒温37℃的原因是(写出2条)。
  4. (4) 如果反应过快,应对肝脏研磨液做怎样的调整:
  5. (5) 所有的实验都要严格保证不混淆,不应该有上一次反应的剩余溶液,每次实验完后,应充分冲洗,然后用再冲洗一遍。
  6. (6)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某同学利用马铃薯匀浆液做了如下实验,结果与预测不符合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结果

A

2mL马铃薯匀浆中加入5滴碘-碘化钾溶液,振荡混匀

溶液变蓝色

B

2mL马铃薯匀浆中加入2mL本尼迪特试剂,振荡混匀

有红黄色沉淀生成

C

2mL马铃薯匀浆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振荡试管混匀,再加入5滴双缩脲试剂B,混匀

溶液变紫色

D

2mLH2O2溶液中加入2滴马铃薯匀浆液

大量气泡产生

A . A                           B . B                           C . C                           D . D
拟柱胞藻是一种水华蓝藻(蓝细菌),其色素分布于光合片层上。拟柱胞藻优先利用水体中的CO2 , 也能利用水体中的HCO3-(胞外碳酸酐酶催化HCO3-分解为CO2)。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CO2驯化培养拟柱胞藻,20天后依次获得藻种1、2、3.测定藻种1、2、3胞外碳酸酐酶活力并探究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对藻种1、2、3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 (1) 拟柱胞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但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光照条件下,拟柱胞藻细胞产生的O2来自于(过程)。
  2. (2) 经过20天的驯化培养,藻种1、2、3中种群数量最大的是,原因是
  3. (3) 据图1分析,在低浓度CO2水体中,拟柱胞藻与其他蓝藻相比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
  4. (4) 探究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对藻种1、2、3生长的影响时,水体中CO2浓度应该保持在(填“较高”或“较低”)水平;光照强度应保持
  5. (5) 图2中,B点净光合速率比A点高的原因是。A点之前藻种1、2、3净光合速率相等的原因是
如图中c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a表示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b表示温度对酶空间结构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随着温度的升高,底物分子的能量增多,底物更易发生反应 B . 在位点1、2所对应的温度时,酶活性降低的机理完全相同 C . 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机理与酶对反应速率影响的机理不同 D . c点所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
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

实验步骤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①α—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mL

5mL

5mL

③控制温度

0℃

60℃

90℃

④将新鲜α—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

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__

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实验二)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pH

5

6

7

8

9

H2O2完全分解所需时间(秒)

300

180

90

192

284

  1. (1) pH在实验一中属于变量,而在实验二中属于变量。
  2. (2) 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实验一的第⑤步最好选用(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
  3. (3) 如将实验一的新鲜α-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为什么?
  4. (4) 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之间设置梯度。
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见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低的是
  2. (2) 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pH值应分别控制在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水浴中以保持恒温。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理由是

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的条件下,H2O2酶催化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图乙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在温度降低时,e点 (填“上移”或“下移”或“不移”),d点(填“左移”或“右移”或“不移”)。
  2. (2) 若其他条件不变,H2O2量增加时,f点移动方向是
  3. (3) 图乙能解释酶的什么特性?。酶还有哪些特性?。该酶促反应不能代表麦芽糖水解的过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