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一树海棠

    ①院子里平添了三株梅,无意中,竟见枝上还余有小花清新两三。微风中,单薄的花瓣轻颤,令我怜爱恡惜。是的,真是不容易,在这温柔但并不持久的春的舞台上,她还能继续展露她最后那片淡淡的忧伤。瞬间,我有了一丝微微的感动!

    ②其实,一直以来,我并不喜欢花,即使喜欢的,也是零星枝头的那种。小艳疏香最娇软!所以我喜白梅,洁净,清新,小朵两三,玲珑枝头,且每一朵都如同澄澈的水滴,令我在雨天也会无端地产生落梅的怀想。所以我喜欢荷,清雅,高洁。一枝一朵,擎天而举,不蔓不枝,独立池中。不争妍,不刻意,不管好与坏,只在属于自己的一段生命里,做一个完整的自己!

    ③次日中午,在学校门口。我坐在车内,外面的天空飘着小雨,我静静地听着车外雨点儿落在车顶上碎碎的声音,像筛子筛落豆子,很是美好。“好美的花呀,粉色的,红色的……”突然,传来一个嫩嫩的声音,隔着车窗,像来自遥远的地方,却如此生动逼人!

    ④我猛然想起,这几日学校附近的海棠正开得旺呢,白的粉的红的,每天都这么烈烈地盛放着。可我虽然每天都要经过这些花树,但都不曾好好留意过她们,在我的眼里,她们都不及梅花,哦,不,正确地说,应该是白梅!即使是梅花,也有开得极其泛滥,极其奢靡,极其张扬的,比如红梅。曾经有一度,我甚至分不清梅花与桃花的区别,都一样的红艳,都一样的奔放,都一样的蓬蓬勃勃,都一样的恣肆张扬,哪里可寻得一丝傲气?一味冰洁?也许自古以来历代文人骚客附会了梅花太多的意向,使得我对梅花有着一种特别的看法:苍劲的形姿,虬枝横斜,点点花蕊如浓墨点染,团玉娇羞,傲立于冰雪,或血红或净白,遗世而独立。包括香气也要如王安石所言,“为有暗香来”,这种若隐若现的神秘与高洁,已经根植在我心中。

    ⑤可如今,公园里梅花种得多了,品种也越来越多,从凌寒的早春一直开到万花争艳。俨然丢失了我心中“犹有花枝俏”的孤独,丢失了心中那种“她在丛中笑”的清傲。真的,还不如校门口那一树的海棠来得殷实。

    ⑥孩子稚嫩的声音飘远了,像花儿娇嫩的花瓣,在微雨中飘落。我心中突然萌生一种念头,好好看看那一树海棠吧。下了车,撑起伞,来到花树边,一树的花儿在微雨中迎风微笑,那么的快乐。那雨滴落在花片的掌心,颤颤地滚动着,像琼玉凝脂,使得本就娇柔的花瓣更加妩媚又怜人了。强风一吹,薄薄的花瓣带着雨露随风离枝,像鸟儿褪换的细羽,飘忽飘忽,在空中和风儿旋转了一会儿,才悠悠然然地落到了碧绿的草坪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猛然念起易安的《如梦令》,此刻,在这一片浓绿的草地上,平铺这一层薄薄的粉色花瓣,如是应诗应景!

    ⑦原来,即使一直被我小觑的海棠,也有着她独特的美好!这一刻,我的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与羞愧!而且这种感觉,是那样的浓郁。是为这一地安静、祥和的落花吗?抑或是为刚才那孩子一声生动的欢叫?绝不单单如此。离开花树,走在路上,心中念起《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注释】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领悟。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留恋,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理。

  1. (1) 文章题目为“那一树海棠”,为何作者从梅写起?
  2. (2)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 (3) 请用原文的话描述第⑥段划线的“绿肥红瘦”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4. (4) 第⑦段中作者说:“我的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与羞愧”,作者因何“感动”,又为何“羞愧”?
学校举行“阅读点亮人生”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 (1) 【调查分析】有同学从网上搜索到一组关于我国国民阅读的数据,请阅读下面的数据,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8年我国国民各类媒介阅读时长(单位:分钟/天)

    纸质媒介

    数字化媒介

    图书

    报纸

    期刊

    互联网

    手机

    19.81

    9.58

    5.56

    65.12

    84.87

    关于纸质媒介阅读时长,你的结论是:①

    关于数字化媒介阅读时长,你的结沦是:②

    将纸质媒介阅读情况与数字化媒介阅读情况对比,你的结论是:③

  2. (2) 【广告宣传】你的同学李明为本次读书活动拟写了一条宣传语:“读经典,如春风拂面;品味诗歌文章,好似甘甜的泉水滋润我们的心灵。”你看了这条标语,觉得句式不够对称、美观,请对后半句作一些改动,使前后句字数相同、句式一致。

    读经典,如春风拂面;

  3. (3) 【重温经典】课本里的文学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请你从以下作品中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作品:《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示例一:一家四口,春日田野散步。(《散步》)

    示例二:互敬互让,歌颂传统美德。(《散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爱贫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1. (1) 解释下面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险躁则不能治性

    ③凡人多子孙为大官

    ④余官二十年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3. (3)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悟对后辈的谆谆告诫,他们认为,年轻人要有所作为,应该做到哪些方面?
  4. (4) 如果让你从【甲】【乙】两文选一句话或改编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话或怎样进行改编?请说明理由。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2. (2)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谭嗣同《潼关》)
  3. (3)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设想明日相逢来表达今日离情之苦的诗句是
  4. (4) 请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英语课,对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积极附和 B . 这一年他有了这么大的进步,让我们惊讶不已。 C . 他平素沉默寡言 , 今天却一反常态。 D . 我们遇到危险情况时,更应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下面是一份校园广播稿中的部分内容,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是(    )

    ①同学们对李迪这个名字,是不陌生的。他利用课余时间清除了班级课桌上的乱涂乱画的痕迹。事后,该班举行了主题班会。②班会上,很多同学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的问题。只要我们人人努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的校园环境就能变得更美好。

A . B . C . D .
仿照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一场甘霖,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麻木不仁  沾轻怕重  全神贯注  漠不关心 B . 泼泼洒洒  热情四溢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C . 气喘吁吁  烘堂大笑  参差不齐  惊慌失措 D .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淡薄明志  宁静致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子书     诫:告诫。 B . 淫慢则不能精    励:激励。 C . 无以成学     志:立志。 D . 年与时驰      驰:消失,逝去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 (3) 阅读全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4. (4) 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新华中学开设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了“微”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微”讲堂】

“五四”青年节前夕,初三(1)班学生开展了一次时事讲堂活动。活动主题是“责任•担当”。 整个过程以研讨为主,开展社会责任大家谈。活动中,40多名同学踊跃发言,讨论“子女、学生和公民应尽的责任是什么”“应该怎样担当起对社会的责任”等热点问题。

请将此活动写成一句话新闻。(30字左右)。

雄心壮志蕴含在情意绵长的家书中。为了声情并茂地诵读下面两封家书,广播站的同学设计了以下诵读脚本,请你完成问题。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曾国藩家书(节选)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注释】①苟(ɡǒu):如果,假使。②我欲仁,斯仁至矣: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我想达到仁,仁就到了。③孜( zī)孜:勤勉努力的样子。④御:抗拒、抵挡。

  1. (1)       

  2. (2) 聆听了两封家书,你一定得到了很多启示。下面让我们走进“书海探源”活动,一起来解读家书的内涵吧!

    两封家书都有长辈的谆谆教导。【甲】文中诸葛亮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劝勉儿子①;【乙】文中曾国藩告诫各位弟弟,“②”(用原文填写),那么“圣贤豪杰”的境界人人都可以达到。这两段文字也启示我们③

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感动中国,学习楷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2021 年2 月17 日晚上8 点,《感动中国2020 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获得“感动中国2020 年度人物”荣誉的有张定宇,陈陆,张桂梅,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王海,汪勇,谢军,叶嘉莹,毛相林,国测一大队。特别致敬所有抗疫英雄。

【材料二】2002 年,在云南华坪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 努力了5 年也才筹集到1 万元。经多方努力,2008 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10 多年来,已有1800 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她化作一束光,照亮了大山里女孩的梦想,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 余种疾病。张桂梅说: “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 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1. (1) 请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15 字以内)
  2. (2) 同学们非常敬仰“感动中国2020 年度人物”张桂梅老师,纷纷摘录她的事迹材料, 并撰写对联表达对张老师的敬意,请你阅读材料二,并结合链接材料,根据所给词语拟写上下联。

    【链接材料】张桂梅告诉我们,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化育人心,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是“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 总有一种力量,担当奉献,苦干实干,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是“老师学生一起苦教、苦学,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学校办出名堂”;总有一种信仰,为国为民,坚定如磐,那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那是“如果自己突然走了,葬礼就不办了,骨灰直接撒到金沙江,请提前把丧葬费预支给我, 我想把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呕心沥血 为国为民 办校 改命运 拼命 化人心

    上联:

    下联: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帐蓬  凌乱  见异思迁  冷冷清清 B . 突兀  殖民  刨根问底  精益求精 C . 极端  遛达  惊慌失措  瞻前顾后 D . 流淌  畏惧  记忆优新  麻木不仁
阅读《诫子书》,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夫君子之

    ②非学无以广才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3) 结合全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下列各句中都有一个或两个错别字,请在括号内改正。
  1. (1) 幕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2. (2) 当我感到惊慌失错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3. (3) 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矫傲。

  4. (4) 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呯呯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
请在相应的田字格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在括号中填写相应选项。
  1. (1) 夜发清溪向三峡,
  2. (2) ,受降城外月如霜。
  3. (3)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注,展现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的诗句是:
  4. (4) 《江南逢李龟年》中,作者以美丽的江南暮春之景作衬托,意在抒发与故人见面时的无限感慨,兼有感伤时事之意的诗句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籍,但遗憾的是,许多中学生对经典的接触只停留在观看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舒华表明: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会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变得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1. (1) 针对材料一中描述的中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 (2) 材料二告诉了我们什么?
为配合主题,班里准备化用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句子取一个响亮的班名。请你帮忙选择一个,写出具体出处(连续两句)。

①修身班       ②致远班       ③志学班       ④励精班

我选择,化用了《诫子书》中“”两句,很有深意。

现代文阅读

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

那还是孩提时代的事。小学四年级我们的班主任姓李,是个相貌平平的老头,心肠挺好,教学也很有一套,可就是脾气怪怪的。

这天下午有节劳动课。李老师带着我们到学校的后山捡柴,让我们捡地上的树枝。

我和三名同学跑向后山顶,边跑边捡。在一棵大树旁,我发现了一堆枯干的小树枝,急忙奔过去。跑着跑着,我脚一滑跌进一个深深的坑里。坑太深,一名同学吓得大呼小叫,想尽办法也没能把我拉上来。

同学喊来了老师。李老师站在坑边上,盯了我许久,才沉着脸坚决地说:“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我们不拉你上来!”全班同学面面相觑,都没敢吱声。“老师,老师,我上不去!”我在坑里急得大叫,“在里面待着吧,我们走!”李老师像陌生人一样大声扔给我一句话,带着同学们走了。

老师硬生生地走了,不管我的死活。我一屁股瘫坐在坑里,嘴一张,哇哇地大哭起来,“老师!老师!我出不去!”一边哭一边生气地在坑里打滚,滚着滚着无意间我看见了一道亮光。擦干眼泪,我坐起来向光处爬去。透出亮光的地方有一个洞,我钻了进去,越钻越亮,不一会儿到了山坡上,一挺身我跳了出来。

李老师和同学们都站在山坡上,随着我的出现,山坡上响起了真诚而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老师猛地抱起我原地转了两圈。我所有的不快,一扫而光,不解地问:“老师,你怎么知道坑里有洞能出来?”“老师看你没摔坏。”“老师在上面就看见光了。”“老师想让你自己出来。”没等老师开口,阳光下同学们晃动着聪明的小脑袋争着抢着告诉我。

李老师蹲在我面前伸出宽大的手掌拍掉我身上的尘土,亲切地抚摸着我的脑袋,重重地点着头。同学们探看身子,咧开小嘴上下打量我。这时,老师慢慢地站起来,环视一下四周,将一只手指竖到嘴边,示意我们安静。然后,他走到高处一字一句地说:“孩子们,记住,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常常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无法忘记儿时跌进坑里自己爬出来的经历,老师的话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直到今天,每当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打击时,我总是这样提醒和勉励自己——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常常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

  1. (1) 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内容梳理。

    起因:

    经过:

    结果:“我”爬了出来,并且明白了老师的苦心。

  2. (2) “我”跌进深坑后,李老师为什么扔给“我”一句话就带着同学们走了?
  3. (3) 文中“李老师站在坑边上,盯了我许久,才沉着脸坚决地说”一句中的“盯”字能否换成“看”?为什么?
  4. (4) 文中的李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

曾国藩

腊底由九弟处寄到弟信,具悉一切。弟于世事阅历渐深,而信中不免有一种骄气。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无论所指未必果当,即使一一切当,已为天道所不许。

吾家子弟,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道人短长笑人鄙陋均非好气象。贤弟欲戒子侄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

根据上面文言语段,完成对话。

老师,《诫子书》一文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以”字不知如何解释?

 “以”字常见的用法:①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②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为”。③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拿”“用”“把”等。④表示人的观点,可译为“认为”。现在你能判断吗?

  1. (1) 我明白了,应该选
  2. (2) 翻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应该可以这样翻译
  3. (3) 准确理解关键字词, 整体把握句子,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你能翻译“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吗?

    我会这样翻译:

  4. (4) 看来你已经掌握了翻译的技巧。我再考考你的断句能力,断句有个十二字口诀:“明词性、 找句式、看对话、据修辞。”能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吗?

    我这样断: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道人短长笑人鄙陋均非好气象(限断三处)

  5. (5) 最后我们来探讨内容。《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上述两封信都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你能具体说说吗?试着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任选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我觉得两封信分别强调了的重要性。我选择来谈谈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