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与玄奘 知识点题库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

A . 玄奘西游 B .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C . 鉴真东渡日本 D .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2000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中日两国长达2000多年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2012年9月,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购岛”闹剧,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本就脆弱的中日关系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作为中学生,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壮语声中,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和探索。

  1. (1) 请举一例唐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史实。
  2. (2) 元末明初,日本倭寇在我东南沿海烧杀掳掠,明政府派往浙东沿海抗倭的年轻将领是谁?
  3. (3) 日本发动和参与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至少写出两场战争)
  4. (4) 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
  5. (5) “2000年友好,50年对立”的中日关系,证明了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作为两国政府,应该领先而不称霸,强盛而不扩张;领先不忘睦邻,强盛更要友邦。作为中学生,我们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壮语声中应怎么做?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期。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材料三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材料四

  1. (1) 说出材料一、二两种制度分别是哪位皇帝时期创立的?创立这两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三点即可)
  3. (3) 根据材料四,说出A、B、C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简单介绍宋朝时期海外贸易的情况。
翻开历史,我们发现:交流开放促进国家发展,闭关自守导致国运衰落。请结合所学中外交往的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图

材料三:15世纪初,明朝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到之处,郑和及其随行人员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来到中国。

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许多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往日出没于东南亚海面的大型船队,也销声匿迹了

  1. (1) 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联系史实写出两位唐朝对外交往的使者。
  2. (2) 宋代有许多大商港,请依据材料二图,写出其中一个。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和促进海外贸易兴盛的项技术发明。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是什么?郑和下西洋有什么重要意义?
  4. (4) 依据上述材料,概况影响我国古代的海外贸易由兴盛到衰落的主要因素。
习.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纵观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和平友好的对外交往历史源远流长。

  1. (1) 上图1文物的发现表明开通丝绸之路的影响是什么?
  2. (2) 图片2中人物的事迹见证了中国与哪个国家的友好交往?请再举一个这一时期中外交往的事例。
  3. (3) 材料一所说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4. (4) 从中美关系的角度写出材料二中“另一个时代”指的是什么?中美两国何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成书于唐朝前期的《大唐西域记》,主要记载了(    )
A . 日本派遣使节到访中国的活动 B . 新罗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 C . 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日本的事迹 D . 玄奘西游取经游历中的所见所闻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

材料二: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假如把中国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见闻密录》

材料四:建国以来取得的成就

20世纪50年代

  1.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词中提到的哪位“英雄”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词中提到的哪位“英雄”在位期间,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为沿路许多国家带来福祉?
  2. (2) 材料二中描述了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盛世局面,被称作什么?他在位期间哪位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诗人李白享有什么美誉?
  3. (3) 材料三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进行的哪场战争的重要作用?中国哪一政党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50﹣1953年,中国人民为保家卫国取得了哪场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 (4) 请写出材料四中A、B、C处应填的内容。
  5. (5) 结合以上材料,你想对伟大的祖国说些什么?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人中原

②玄奘前往天竺,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③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建筑知识

④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历法、医药等方面的书籍

A . 经济繁荣 B . 民族团结 C . 国家统一 D . 文化交流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该故事发生在(    )
A . 唐高祖时期 B . 武则天时期 C . 唐太宗时期 D . 唐玄宗时期
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大唐文化。这位高僧是(    )
A . 玄奘 B . 鉴真 C . 蔡伦 D . 毕昇
该歌剧分为六个篇章,分别为《幻海》《愿海》《迷海》《觉海》《心海》和《慧海》,再现了盛唐这一人物千辛万苦外传中国文化的艰辛历程。这一歌剧讲述的人物是(    )
A . 玄奘 B . 文成公主 C . 鉴真 D . 毕昇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赠物的包装箱上附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诗句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当时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这位高僧是(   )
A . 鉴真 B . 玄奘 C . 魏征 D . 岳飞
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高云鹏画作《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材料二:《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成为一个重大突破。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1) 图中的“经”取自何处?同一朝代应邀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最终成功的高僧是谁?
  2. (2) 据材料一、二,分析从唐朝到清朝前期,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3. (3) 作出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上?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自汉朝以来,中国充分利用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下列体现唐朝对外交往实现互助互利的史实是(   )
A .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B . 甘英出使大秦 C . 马可•波罗来华 D . 郑和下西洋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下左图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开通这一道路的第一人是西汉时期的;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下右图中的高僧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1405年,率领60(或大小200)余艘船只,载着2万多人和大量物资下西洋。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2012年起,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引发了国人对海防的关注。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使人类活动的舞台逐渐由大陆扩大到海洋,相对隔绝的欧、亚、非、美洲开始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国首先开启了蒸汽轮船航行的历史。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在台州抗倭时期写下的诗句,明确地表明了他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1661年4月,郑成功率领两万余名将士跨过海峡,经过数月英勇战斗,打败侵占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收复了台湾。2002年9月23日,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访问舰艇的编队,满载五大洲十国人民和军队的友谊回到青岛。至此,在世界环球航行的史册上将首次并永远地刻下“中国”的名字,506名官兵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出现了多个“盛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材料四:

  1. (1) 根据材料一,概述唐太宗的执政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在经济方面采取什么措施?由此开创了一个治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分别写出图A和图B生产工具的名称。
  3. (3) 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全盛时期的社会风貌,这个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当时的统治者在经济方面是怎么做的?
  4. (4) 根据材料四,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说出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两个史例。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627-645午

玄奘西行

754年

A

1405-1433年

郑和七下西洋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倭

B

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4-1685年

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 (1) 将上表补充完整。
  2. (2) 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既有和平交往,也有暴力冲突,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
  3. (3) 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古代中国,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材料三:(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 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材料四: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两例。
  2. (2) 材料二中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以哪两个南方港口最著名?“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当时哪一技术发明的应用?
  3. (3) 材料三中的“某人”是指谁?他远航最远到达了哪个大洲?当时派他出使的永乐皇帝是谁?
  4. (4) 材料四中乾隆帝的话在清朝前期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带来了什么危害?
  5. (5) 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