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唯心主义 知识点题库

公孙龙有一篇谈论石头属性的哲学论文《坚白论》。在文中他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   )

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辩证的观点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下列说法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 . “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 B . “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 C . “苍海桑田”与“断章取义” D . “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
从哲学角度看,下列对“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解读正确的是(  )

①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②失败者的借口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③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④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材料:人类在探索世界、追求智慧的历程中,产生了哲学,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哲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有人认为它们的斗争是科学与谬误之争,因此今天我们应坚持唯物主义这一科学,反对唯心主义这一谬误

对于材料中的观点,你是怎样认识的?

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A . 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B .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C . 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 . 物是观念的集合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的是(    )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理主动静

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考试来临时,会有少部分考生在QQ空间分享下图,还有一部分考生和家长会选择另一种心理解压方式——到寺庙烧香许愿,他们认为这样会保证考试顺利通过。他们的观点属于(    )

A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 . 主观唯心主义 D . 客观唯心主义
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顾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世界观是(    )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②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③物是观念的结合

④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上网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材料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共同点?
  2. (2) 材料三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苏格拉底认为,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的安排:他的学生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与他们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③心包万物,无心外之物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有人认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种观点属于(    )
A .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 .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它们是(    )

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③一元论和二元论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春之年,指整个农历年都没有立春的年份,有些地方称之为“寡年”。因“寡年”的“寡”字与“寡妇”“寡居”“鳏寡孤独”等词语相关,显然是大不吉利的。旧俗认为无春之年不宜婚嫁、生育。从哲学上看,下列与“无春之年不宜婚嫁、生育”观点相一致的有(    )
A . 我思故我在 B . 形存则神存 C . 吾心即是宁宙,宇宙即是吾心 D .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当数字化革命来临时,爱情也受到了波及.聪明绝顶的网虫成功破译出了“520我爱你”,爱情也掀起了一场“数字化”革命——有人踩着“5201314”结婚,为求“我爱你,一生一世”;结婚证编号尾数“1314”的当事人如同中了大奖,在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注重“吉利”数字。下列选项与这些人的观点体现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 天地合而万物生 B . 气者,理之依也 C . 存在就是被感知 D .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2019年1月21日新年首次超级月亮现身天宇,巧合的是当时还发生一场月全食奇观,因此这一天的月亮也被称为超级红月亮。有人相信古老习俗,认为在超级红月亮下许的愿望会因为有神仙眷顾定能实现。这种观念(   )
A . 相信人类古老习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 . 抓住了天文奇观大好时机,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C . 把客观精神看作命运的主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 . 用天文现象预测个人运势,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宋代某哲学家曾经说过:“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下列说法中哲学寓意与之相通的是(    )
A . 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B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C .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D .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智慧。下列哲学观点及对其分析正确对应的是(  )

①知出于不知,故以不知为宗——不可知论

②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客观唯心主义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朴素唯物主义

④现实的事物是“理念”的摹本——主观唯心主义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③
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 (1) 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两大基本哲学派别中的哪一种?
  2. (2) 这些哲学基本派别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3. (3) 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柏拉图、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别属于 (    )
A . 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B .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 . 一元论和二元论 D .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张载提出“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象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从哲学基本派别的角度,以下与此观点一致的有(   )

①太虚之聚散,变化之客形   ②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