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知识点题库

如图一~四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两大生理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1. (1) 在实验一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试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证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气体是金鱼藻在光下进行 而产生的.

  2. (2) 在实验二中,现将绿色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之后再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个小时,分别摘取一片叶片,分别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之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色,该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制造淀粉需要 气体.

  3. (3) 综合实验一、二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该实验小组的同学推断出:绿色植物对于维持大气中 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4. (4) 实验三:在两个保暖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起始温度相同,甲瓶内是萌发的活种子,乙瓶内是未萌发的活种子,经过3﹣5小时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甲瓶内的温度比乙瓶内的温度 ,乙瓶内的温度与自身起始温度相比 .

  5. (5) 实验四:甲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有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放置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以后,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甲、乙两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6. (6) 综合实验三、四的实验现象,该实验小组的同学推断出:萌发的种子能够进行一项强烈的生理作用即 .而要完成该项生理功能则需要 的参与.

如图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示意图.为使实验获得好的效果,实验中选用的塑料袋颜色最好是(  )

A . 白色 B . 黑色 C . 红色 D . 无色
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 (1) 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20℃

    20℃

    30℃

    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

    ③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 理由是

  2. (2) 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3. (3) 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出现了“空心”现象,这是因为的缘故.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滴将哪个方向移动?(  )

A . 向左 B . 向右 C . 不动 D . 无法确定
把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装在潮湿的纱布袋里,悬挂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里,2~3天后观察,会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了。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证明 (    )
A . 植物只有在潮湿环境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B . 正在萌发的种子能够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C . 正在萌发的种子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可吸收水、消耗氧
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经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会(   )

A . 向左移动 B . 向右移动 C . 静止不动 D . 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27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B . 图片_x0020_100028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 图片_x0020_100029 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 图片_x0020_100030 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
实验探究题

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方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实验分为甲、乙两组,每组有相同的玻璃瓶两只(A和B),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加入不同的物质后,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于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甲组:A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葡萄糖, B瓶内只加入与A瓶等量的葡萄糖,不加干酵母。

乙组:A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葡萄糖, B瓶内只加入与A瓶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葡萄糖。

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

  1. (1) 预测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甲组:,乙组:
  2. (2) 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理由是
  3. (3) 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原因是
  4. (4) 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暗处2天后,分别置两瓶内,密封瓶口,设为A、B瓶;

②将A瓶移到光下6﹣7小时,B瓶仍放在暗处(图一);

③取下玻盖,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A、B瓶(图二);

④摘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色;

⑤取出脱色的叶片漂洗,滴加碘液.

图片_x0020_628761501

  1. (1) 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消耗尽或运走.
  2. (2) 步骤②中A、B瓶构成一组实验,其变量是.
  3. (3) 步骤③,伸入A瓶的蜡烛燃烧更剧烈,说明瓶中富含(气体),这是植物进行作用产生的;伸入B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瓶中缺少上述这种气体,该气体是被植物的作用消耗掉的.
  4. (4) 步骤④将叶片用脱色(水浴加热),指的是脱去叶绿体中的.
  5. (5) 步骤⑤滴加碘液后,摘自A瓶的叶片会变蓝色,摘自B瓶的叶片不变蓝色,这不仅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还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图一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B . 图二在实验前需要暗处理,其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C . 图三实验装置中,种子1和种子2形成对比,实验变量是空气 D . 图四中A、B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后滴碘液,B叶片变蓝
如图为某同学探究活动的实验装置,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小烧杯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从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 . 小烧杯中放入澄清的石灰水,探究玉米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应放入黑暗环境中 C . 实验过程中要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保证根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求 D . 光下一段时间后,透明玻璃罩内壁上出现小水滴,小水滴全部来自于玉米的蒸腾作用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 (1) 若选择实验装置甲和乙形成对照来探究光合作用条件,则实验的变量是
  2. (2) 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分析表中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据此结论,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 (3) 若要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对装置进行处理。烧杯中加入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开关,1小时后装置中的红墨水滴将向移动,主要原因是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6

①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分别置于两瓶内,密封瓶口,设为A、B瓶;

②将A瓶移到光下几小时,B瓶仍放在暗处(图一)。

③取下瓶盖,迅速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A、B瓶(图二)。

④摘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色。

⑤取出脱色的叶片漂洗,滴加碘液。

  1. (1) 步骤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2. (2) 步骤②中为什么把B瓶仍放在暗处?
  3. (3) 步骤③,伸入A瓶的蜡烛燃烧更剧烈,说明瓶中富含(气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 (4) 步骤④将叶片脱色,使叶片含有的溶解到酒精中,绿色叶片变成色。
  5. (5) 步骤⑤滴加碘液后,观察到摘自A瓶的叶片,摘自B瓶的叶片,说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6. (6) 图二中的B瓶使燃烧的蜡烛,说明了
下图表示两个加塞的广口瓶,甲瓶内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据图回答。

  1. (1) 将两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24小时后,将燃烧的小段蜡烛伸入甲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将燃烧的小段蜡烛伸入乙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仍然燃烧。
  2. (2)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甲瓶中的种子会吸收空气中的,将种子内的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3. (3) 乙瓶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为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同学们分别将萌发的大豆种子和煮熟的大豆种子放在两个广口瓶中密封,一段时间后打开瓶塞,观察点燃的蜡烛在瓶中的燃烧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乙瓶中分别是萌发和煮熟的种子 B . 两瓶中种子的大小、数量相同 C . 该实验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D . 该实验说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麦的种子和幼苗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是探究小麦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要使实验获得成功,则乙瓶内的现象是
  2. (2) 图二中的①②③表示小麦幼苗的某些生理过程。先将小麦幼苗放在黑暗处一昼夜,通过(填数字)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再用黑纸片将叶片I的b部分进行遮光处理,然后把幼苗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叶片I,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I的b处的现象是不变蓝色,在对照条件下,根据此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 (3) 图三表示温室一昼夜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在18时~24时内,通过曲线可知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在0时~24时内,有机物积累最多、氧气浓度最低的时间分别是时左右。
  4. (4) 图四表示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夜间温度下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在同一时间范围内,
如图为某实验小组在学习了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后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 (1) 将图1所示甲、乙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然后打开开关,使漏斗中的水流入瓶内,将瓶内气体排入澄清石灰水,结果发现乙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 (2) 向图2所示瓶中加入适量清水,一段时间后干燥种子的呼吸作用将会加强,导致玻璃罩内的气体浓度增大,进而促使幼苗的增强。
  3. (3) 将图2所示装置在光下照射4小时后,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放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卫生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 (4) 图3是单株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E点的单株光合强度明显比D点的单株光合强度弱,原因是E点时植物叶片由于造成光照不足。据此,我们在种植农作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生命活动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必须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的上面遮盖起来 B . 图乙为了使叶片脱色,①烧杯中装的液体是酒精 C . 图丙中,在一定范围内试管与白炽灯的距离越近,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D . 若图丁瓶中换成煮熟的种子,观察不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实验探究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装置,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 (1)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对装置甲中的所有叶片进行了暗处理,然后将装置甲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此时若将叶片摘下,酒精隔水加热,碘液染色,你认为(填字母)瓶中的叶片会全部变蓝。
  2. (2) 装置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要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需选择(填字母)进行对照。
  3. (3) D瓶上方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动,是因为D瓶中的叶片进行生理作用消耗了瓶中的的结果。
  4. (4) 在乙装置中,塑料薄膜上出现了大量水珠,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时片上的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出来的。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把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一天后进行观察),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装置A:甲瓶内温度计示数高于乙瓶内温度计示数,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填“储存”或“释放”)能量。
  2. (2) 装置B:打开阀门使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气体进入试管,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3. (3) 装置C: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内立即熄灭,放进乙瓶内继续燃烧,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