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知识点题库

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常用电镀加工成的古铜色硬铝制造.取硬铝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每一步试剂均过量),由此可推知,硬铝的组成为(   )

A . Al、Cu、Mg、Si B . Al、Mg、Si、Zn C . Al、Fe、C,Cu D . Al、Si、Zn、Na
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 . Na→NaOH→Na2CO3→NaCl B . Al→Al2O3→Al(OH)3→AlCl3 C . Mg→MgCl2→Mg(OH)2→MgSO4 D . Fe→FeCl2→Fe(OH)2→Fe(OH)3
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Al2O3  NaAlO2(aq)  Al(OH)3 B . S  SO3  H2SO4 C . Mg(OH)2  MgCl2(aq) 无水MgCl2 D . Fe  Fe2O3  FeCl3
铜、银、金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在元素周期表中,铜、银、金元素位于同一族,它们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中各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各能层数依次增大,其通式为(用n表示核外电子层数);铜元素所在周期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M 的价层电子轨道表达式为
  2. (2) 乙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①CH3CH2OH、CH3CHO的沸点分别为78.5℃、20.8℃,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2,而沸点相差比较大,其主要原因

    ②在H、C、N、O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和电负性最大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填一种即可),CH4、NH3、H2O分子的键角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3. (3) 金不溶于硝酸,但溶于“王水”,发生如下反应:Au+4HCl+HNO3═H+NO+2H2O,金溶于王水的主要原因是形成了 , 提高了金的活泼性.在中配位键的数目为,写出该离子的结构式:
  4. (4) 金、银的一种合金具有较强的储氢能力.该合金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银原子位于面心,金原子位于顶点.该合金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
  5. (5) Cu(OH)2难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但是易溶于浓氨水,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主要原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氯酸钙 B . 将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有气体生成,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C .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D .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生产、生活中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 合成树脂 B . 铝合金 C . 玻璃钢 D . 陶瓷
有一包粉末状固体,可能是由Al2(SO43、CuCl2、KNO3、Na2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粉末投入蒸馏水中,粉末完全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A.

②取A溶液少量,向其中逐滴滴加烧碱溶液直到过量,观察到先有沉淀出现,而后沉淀逐渐增多,然后沉淀又逐渐减少,但最终仍有部分蓝色沉淀.

③再取A溶液两份,一份滴加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也出现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原白色粉末一定含有,一定不含,可能含有.(填化学式)
  2. (2) 写出过程②中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
  3. (3) 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进行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和结论是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 CuCl2 B . FeCl2 C . FeCl3 D . NaCl
以下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 BaCO3→Na2CO3 B . SO2→Na2SO3 C . Fe→FeCl2 D . CaCO3→Ca(NO32
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到下列溶液中,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

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OH)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④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以粉煤灰(主要成分:Al2O3、SiO2、少量Fe2O3)为原料,制取Al2O3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 (1) 铝原子核外有种不同能量的电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式是,上述流程涉及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 (2) “除铁”是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检验溶液中Fe3+是否除尽的方法是
  3. (3) 解释“结晶”过程中向AlCl3浓溶液中通入HCl气体的原因。
  4. (4) 上述流程可循环的物质是
  5. (5) 工业上将Al2O3溶解在熔化的冰晶石中电解获得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 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 为紫色固体,微溶于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 ,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 (1) 制备 (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锰被还原为 )。

    ②请在B方框内将除杂装置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

    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 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探究 的性质

    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 。为证明是否 氧化了 而产生 ,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

    取少量a,滴加 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

    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 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 产生。

    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的离子为,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 氧化,该离子还可能由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根据 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 (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 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 ,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 滴入 和足量 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 。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理由或方案: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意义重大。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回收Cu并制备ZnO,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2Cu+O2+4H=2Cu2+2H2O B . “溶解”操作中的空气可以用双氧水代替 C . “调节pH”过程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使Cu2转化为Cu(OH)2 D . “过滤II”所得滤渣只需洗涤,无需干燥
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具有较高强度 B . 淀粉、纤维素、脂肪、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 除去锅炉中的水垢时,可先用碳酸钠溶液处理,使水垢蓬松,再加入酸去除 D . 碳酸钡可用于肠胃X射线造影检查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 SO2 CaSO3 CaSO4 B . Fe3O4(s) Fe(s) Fe(NO3)3(aq) C . MgO(s) MgSO4(aq) Mg(s) D . Fe FeSO4(aq) Fe(OH)2 FeO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可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 B . 金属铝有好的延展性,常用铝箔做包装材料 C .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常用作食品脱氧剂 D . Ca(ClO)2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作游泳池消毒剂
关于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顺序(铜→铁→铝)主要受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B . 等质量的钠分别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充分反应,失去的电子一样多 C . 常温常压下,等质量铝片分别与足量盐酸和烧碱溶液反应,放出气体体积相同 D . 常温下,Na可以与水反应,证明Na比Fe更活泼
碱式氧化镍(NiOOH)是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工业上可由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粗硫酸镍废液(含有Cu2+、Fe2+、Al3+、Ca2+、H3AsO3等杂质微粒)为原料制备,某兴趣小组模拟该制备过程并设计如下流程:

已知:Ksp(FeAsO4)=5.7×10-21 , H3AsO3的还原性比Fe2+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萃取”时需充分振荡,目的是
  2. (2) “氧化1”中H2O2的作用是,若该废液中H3AsO3和Fe2+的浓度分别是0.02 mol·L-1和0.12 mol·L-1 , 除去砷后的废液中c()=mol·L-1(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
  3. (3) “沉钙”时,若溶液酸度过高,Ca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
  4. (4) “氧化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洗涤”时,检验产品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6. (6) 已知某镍氢电池的离子导体为KOH溶液,电池反应为MH+NiOOHM+Ni(OH)2 , 则放电时,OH-移向电极(填“MH”或“NiOOH”),充电时NiOOH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某实验小组设计以下实验装置来模仿防毒面具中的供氧原理,并收集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B装置中饱和溶液的作用:,请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 (2)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为(写化学式),每生成1分子 , 转移个电子。
  3. (3) E装置为氧气收集装置,下面4套气体收集装置中,合理的是(填序号)。

  4. (4) 溶液与溶液外观高度相似,请设计实验鉴别这两种溶液,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