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知识点题库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查阅到如表资料:

资料卡      NO:2006﹣KI﹣001

主题: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①课本上: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0.5mL3%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片刻后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无机化学》下册,P658:亚硫酸是较强的还原剂,可以将Cl2、I2、MnO4还原为Cl、I、Mn2+ , 如:

H2SO3+I2+H2O═H2SO4+2HI

根据上述资料,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1. (1) 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把足量SO2通入适量的碘水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证明SO2被氧化为SO42所使用的试剂是
  4. (4) 如果该探究小组想利用上述原理除去CO2中的SO2 , 并检验是否除尽,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填字母)
    A . 将混合气体通过碘水,再通过品红溶液 B . 将混合气体通过氯化钡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再通过碘水溶液 C . 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品红溶液 D . 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溶液,再通过品红溶液
  5. (5) 若该探究小组就上述实验提出,把含+4价硫元素化合物转化为含+6价硫元素化合物,下列试剂可以实现上述转化的是       (填字母)
    A . 氧气 B . MnO4 C . 氯气 D . 浓硫酸.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
  2. (2) 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产生的现象是,这个现象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
  3. (3) 装置C中Na2S溶液在空气中不易保存,时间长了会变浑浊,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 (4) 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5. (5) 如果把分液漏斗中的浓硫酸换作浓HNO3 , 对此实验是否有影响(填“是”或“否”),请说明你的理由
  6. (6) 工业上用黄铜矿(CuFeS2)冶炼铜,副产品中也有SO2 , 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 + 21O2  8Cu + 4FeO + 2Fe2O3 + 16SO2 ,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当生成0.8mol铜时,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
某化学课题小组将二氧化硫的制备与多个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b、c中依次盛装70%硫酸.Na2SO3固体、NaOH溶液 B . 实验时,湿润的pH试纸、鲜花、品红溶液、KMnO4溶液均褪色,Na2S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 C . 此设计可证明SO2水溶液的酸性,SO2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D . 点燃酒精灯加热,可证明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可逆性,使KMnO4溶液褪色不具有可逆性
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的事实是(   )
A . 用工业酒精(含甲醇)兑制饮用白酒 B . 用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进行防腐保鲜 C . 用二氧化硫漂白食物 D . 在食用盐中加入碘酸钾以消除碘缺乏病
下列物质①潮湿的氯气;②二氧化硫;③活性炭;④双氧水都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SCN)2称为拟卤素,将几滴KSCN溶液加入到酸性的含有Fe3+的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①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②向另一份溶液中通入SO2 , 红色也褪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Fe3+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SCN-=Fe(SCN)3 B . 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 C . ①中现象说明SCN-与Cl-相似,有还原性 D . 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为(SCN)2
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氧化性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制取二氧化硫 图片_x0020_100010 B . 验证漂白性    C . 验证氧化性 图片_x0020_100012 D . 尾气处理 图片_x0020_100013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与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B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将SO2通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D

将NH3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NH3具有还原性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④溴水;

⑤淀粉碘溶液。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⑤ D . ②④⑤
下列实验装置、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

序号

试剂及操作

部分现象

结论

A

滴入稀盐酸后铜片继续溶解,产生无色气体,在试管口处变为淡棕色

盐酸具有氧化性

B

有气体生成

酸性:

硼酸强于碳酸

C

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质

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

D

试管内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A . A   B . B   C . C   D . D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①中试剂

①中现象

解释

A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B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2SO3>H2SiO3

C

溴水

橙色褪去

SO2具有还原性

D

酸性Ba(NO3)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SO 与Ba2+生成BaSO3沉淀

A . A   B . B   C . C   D . D
如图所示,利用培养皿探究 的性质。实验时向 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反应产生了 沉淀

B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反应产生了 单质

C

溶液褐色

具有还原性

D

含有酚酞的 溶液褪色

具有漂白性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对中学化学常见非金属的性质或用途分析正确的是(   )
A . 工业炼铁过程中往往加入石灰石除去熔点很高的脉石(SiO2) B . 浓 HNO3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Fe发生剧烈反应 C . ClO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二者均有强氧化性 D . 可以将气体通入盛有足量酸性FeCl3溶液的洗气瓶,以除去SO2中的HI气体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通入酸性 溶液中,紫色褪去

具有漂白性

B

向3mL 溶液中滴加1mL淀粉溶液,再向其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溶液显蓝色

的氧化性比 的强,同时说明 的还原性比 的强

C

将打磨干净的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有液体滴落

铝箔表面的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

D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做焰色反应时,铂丝应用盐酸洗净并灼烧至无色 B . 将SO2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 . 用AgNO3溶液检验Cl-时,先加入适量稀盐酸以排除CO 干扰 D . 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为了探究的相关性质,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了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 . 品红试纸褪色,体现了的氧化性 C . 溶液浸湿的试纸变色,淀粉碘溶液褪色体现了的漂白性 D . 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多余的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下列有关实验,对应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溶液中滴入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且有无色气体生成

溶液中部分电离出生成沉淀,促进了的电离,使浓度增大,反应生成

B

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溶液

溶液变黄色且试管上部产生红棕色气体

该溶液中含有

C

将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并不断通入 , 再在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

铜粉快速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D

向某钾盐中滴加浓盐酸,产生的气体再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该钾盐为或者二者混合物

A . A B . B C . C D . D
如图所示:通入足量的后,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分别是(   )

A . ①为红色,②为红色 B . ①为红色,②为无色 C . ①为无色,②为无色 D . ①为无色,②为红色
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石灰水②氯水③酸性KMnO4溶液④BaCl2溶液⑤品红溶液

A . ①③⑤ B . ②③⑤ C . ②④⑤ D . 全部
化合物M(NH4CuSO3)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取少量M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化合物M中Cu的化合价为+2价 B . 红色固体(A)为氧化铜 C . G为含极性共价键的极性分子 D . 加热H无明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