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知识点题库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硅酸钠溶液的烧杯中

烧杯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非金属性:S>C>Si

B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盛有沸水的烧杯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

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证明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

D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碘水后再加入CCl4 , 充分振荡、静置

分层,且上层溶液呈紫色

CCl4可作为碘的萃取剂

A . A   B . B   C . C   D . D
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从分类角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实验①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 B . 实验②、③得到的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②>③ C . 实验③得到的物质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 . 实验③反应制得的物质为纯净物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用图1 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 . 用图2 所示装置蒸干NH4HCO3饱和溶液制备NH4HCO3晶体 C . 用图3 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 . 用图4 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如表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分离酒精和水

A . B . B   C . C    D . D
下列叙述I和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

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可用铁槽车密封运送浓硫酸

C

NH4HCO3受热易分解

可用作氮肥

D

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B

向2mL 1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1 FeCl3 , 再加入3滴1mol•L﹣1MgCl2溶液

证明K[Mg(OH)2]>K[Fe(OH)3]

C

相同条件下,向两支盛有相同体积不同浓度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适量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和FeCl3溶液

探究Cu2+、Fe3+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

向2mL品红溶液和2mL加入少许醋酸的品红溶液中分别滴入3滴NaClO的84消毒液,观察红色褪色的快慢

证明溶液pH的减少,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增强

A . A B . B C . C D . D
物质丙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物质甲可用FeCl3溶液检验 B . 物质甲和物质丙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C . 物质乙和物质丙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 . 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丙烯醇不可用溴水检验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并将红色石蕊试纸置于溶液中

试纸变蓝

原溶液中有NH4+

B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冒气泡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C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KSCN溶液

溶液变红

该溶液中一定有Fe3+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图所示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A . 从水中萃取碘 图片_x0020_100001    B . 收集H2或CO2 图片_x0020_100002 C . 高温煅烧石灰石 图片_x0020_100003    D . 稀释浓硫酸 图片_x0020_100004
已知氯化亚铁的熔点674℃、沸点1023℃;三氯化铁在300℃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在500℃条件下氯化亚铁与氧气可能发生多种反应,反应之一为:12FeCl2+3O2 2Fe2O3+8FeCl3。某研究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夹持装置省略,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反应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A、、D,其中E装置U形管左边设计为粗导管的目的是
  2. (2)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反应过程发现,装置B中除生成红棕色固体外,还观察到黄绿色气体,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待B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后,还需持续通氧气至
  5. (5) 设计实验:

    ①利用E装置U形管里的固体验证Fe(OH)3是弱碱:

    ②测定装置B的残留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 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甲可分别制取少量CO2、CO和SO2 B . 洗涤沉淀时(见图乙),向漏斗中加入适量水至浸没沉淀并滤干,重复2-3次 C . 用图丙所示装置除去HCl中的少量CO2 D . 用图丁装置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
工业上用赤铁矿(含Fe2O3、FeO,也含有Al2O3、MnO2、CuO等)制备FeSO4·7H2O(绿矾)的流程如下:

  1. (1) 实验室中操作①的名称为。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2. (2) 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赤铁矿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加入滤渣Ⅰ中的试剂a是,滤液Ⅱ中的主要金属阳离子有
  4. (4) 试剂b为
  5. (5) 滤渣Ⅲ中的主要成分是。操作④隔绝空气的目的是
下列实验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测定饱和CH3COONa和NaNO2溶液的pH

pH(NaNO2)<pH(CH3COONa)

HNO2酸性大于CH3COOH

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BaCl2固体

溶液颜色变浅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向10 mL 0.1 mol/L AgNO3溶液中滴加2滴0.01 mol/L NaCl,再滴加2滴0.01 mol/ LNaBr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产生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Br)

D

把固体AgCl加入到较浓的KI溶液

白色固体变黄

AgCl溶解度小于AgI

A . A   B . B   C . C   D . D
以下实验肯定不需要做恒重操作的是(   )
A . 判断胆矾晶体结晶水是否全部加热除去 B . 在某种定量测定中,判断 与足量水是否反应完全 C . 加热硫酸铵和熟石灰混合物,判断氨气是否最大量逸出 D .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时判断盐酸是否足量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结论

A

浓盐酸

MnO2

NaOH

制氯气并吸收尾气

B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

溶液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C

稀盐酸

Na2SO3

Ba(NO3)2

溶液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

D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A . A B . B C . C D . D
三氯氧磷(POCl3)可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及光导纤维原料,是能推进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发展壮大的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直接氧化PCl3制备POCl3 , 反应原理为:P4(白磷)+6Cl2=4PCl3 , 2PCl3+O2=2POCl3。

已知:PCl3、POCl3的部分性质如下:


熔点/℃

沸点/℃

相对分子质量

其它

PCl3

-112

75.5

137.5

遇水生成H3PO3和HCl

POCl3

2

105.3

153.5

遇水生成H3PO4和HCl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工艺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某些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略去):

  1. (1) 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纯净的白磷,先制取一种气体,缓慢地通入C中,直至C中的白磷完全消失后,再通入另一种气体。仪器a的名称为,b中盛放的药品是
  2. (2) 装置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C反应温度控制在60~65℃,不能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是。分离提纯获得POCl3的实验方法是
  4. (4) 通过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氯元素含量,可进一步计算产品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ag产品置于盛50.00mL蒸馏水的水解瓶中,摇动至完全水解,将水解液配成100.00mL溶液,预处理排除含磷粒子的影响。

    ②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Comol/L-1的AgNO3溶液V0mL,使Cl-完全沉淀,再加入20mL硝基苯,振荡,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然后选择Fe(NO3),指示剂,用c1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为V1mL。

    [已知:Ksp(AgCl)=3.2×10-10 , Ksp(AgSCN)=2.0×10-12]

    滴定终点的现象:。实验过程中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若无此操作,则所测POCI3的含量将(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5. (5) 产品中POCl3的质量分数为
下列实验的现象及对应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

B

通入酸性溶液中

溶液褪色

具有还原性

C

将铜片与稀硝酸混合

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

铜片与稀硝酸反应产生

D

Al和浓硫酸在常温下混合

Al片完全溶解

常温下Al被浓硫酸完全溶解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A

将Fe(NO3)2样品溶于H2SO4后,加入KSCN,溶液显红色

Fe(NO3)2已经氧化变质

B

取1 mL0.1 mol/L 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 mL0.1 mol/LFeCl3 , 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KSCN溶液

若溶液变血红色,则KI和FeCl3反应有一定限度

C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 H2O2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用pH试纸测定NaCl和NaF溶液的pH,pH(NaCl)<pH(NaF)

结合H+能力:Cl-<F-

A . A B . B C . C D . D
过多的排放,往往会产生污染。某研究性小组探究NO与炽热的铜粉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已知: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 , E中产生的浓度较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通 , 排尽空气,防止空气中氧气干扰实验,实验后通 , 排尽装置内的NO,防止拆卸时产生污染性气体 B . 装置B中的试剂为 C . 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铜粉变黑,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 . F装置中的试剂是NaOH,吸收多余的NO,防止污染环境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 可用冠醚识别离子 B . 饱和溶液中加浓盐酸会析出晶体 C . 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D . 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