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题库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 . 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 .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C . 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D . 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评论不妥当的是

A . 这一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B . 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 . 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D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 . 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 . 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 . 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 . 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A . 思想观念 B . 军事技术 C . 经济组织 D . 教育制度
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A . 彻底废除旧制度 B . 民主和科学 C .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 . 民主和共和
1919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A . 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 . 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C . 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D . 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鲁迅先生在《看镜有感》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这表明鲁迅主张

A . 弘扬国粹,捍卫传统 B . 吸收外来文化是自强自信的表现 C . 对外来文化要保持高度警惕 D . 接受外国东西易为异族奴隶
新文化运动时“打倒孔家店” 和汉武帝 “独尊儒术”,二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 (   )

A . 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 .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C . 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 D . 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产生了新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每一代人、甚至每一个时代,都要对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所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近代中国百年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就是必然的了……即便对同一研究对象,也会因视角不同而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如: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就比它的《天朝田亩制度》更有意义、更受重视也得到更高评价;对“洋务运动”,现在人们注重的主要是它冲破重重阻力、引进现代大机器生产“求强求富”的努力和成就。相反,对其兴办者的主要动机之一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则不多考虑。……也就是说,“农民起义”不是这种理论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材料二 这些年来,学术界在肯定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相互促进的前提下,着重讨论了五四运动所反映的救亡主题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题碰撞和同化作用……以金冲及为代表则提出了救亡唤起启蒙的结论,认为在中国每一次救亡运动的高潮,总是能有力地唤起或促进一次伟大启蒙运动的到来。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1. (1) 依据材料,指出“新时期”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必然性。

  3. (3) 结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史实,评述金冲及的观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4—1914年间,中国各种报刊、杂志中对“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如下:


人民统治

与君主制相反的制度

君主

1864年—1894年

12

323

10

1895年—1900年

149

640

7

1901年—1908年

391

1210

0

1909年—1914年

76

490

3

根据材料,任意提取两个阶段近代社会民主观念发展状况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语言简练,说明理由充分,符合史实。)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1917年1月,蔡元培到北大任校长一职。他提出办学应坚持的两条原则:一是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二是不干涉主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大道并行而不相悖”。

在中西文化的问题上,陈、胡等激进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传 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或者说新文化)是截然不同,格格不入的。他们往往将传统与“旧”、“古代”、“落后”甚至“迷信”联在一起,将西方文化看作是“新”、“现代”、“进步”和“科学”的象征。蔡元培则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他完全没有截然对立的中西文化观或新旧文化观,他相信人类既有共同的经验,就会有普遍的原理,中西文化仅仅是进步迟速的差异。他说:“其实照懂得欧洲也懂得中国的人看来,中国和欧洲,只表面上有不同的地方,而文明的根本是差不多的。倘再加留意,并可以察出两方进步的程序,也是互相仿佛的。至于这方面的进步较速,那方较迟,是因为环境不同等等的缘故。”他认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或者说现代文化并非格格不入,断言“我们既然认旧的也是文明,要在他里面寻出与现代科学精神不相冲突的,非不可能。”蔡元培坚决反对在文化上人为地划分中西、新旧的畛域,或用西学打倒中学,或用中学抵制西学,指出:“主张保存国粹的,说西洋科学破产;主张输入欧化的,说中国旧文明没有价值。这是两极端的主张。”——崔志海《蔡元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角色再探讨》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概括五四运动时期蔡元培在中西文化上的观点。

  2. (2) 请结合史实评价蔡元培。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

——《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揭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

——《新文化运动史料集》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3. (3) 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印证了材料一观点的?结合这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1921年《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中说:“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育……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他一切政治活动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等。”导致上述思想主张产生的因素有(  )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近代国家建立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945年中共中央在一份历史决议中指出:“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投降主义路线……拒绝执行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同志的许多英明指示……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1993年起,联共(布)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系统档案陆续开放,并被翻译介绍到中国。1999年,“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2年经过中共中央书记处审批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写道:“在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大革命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不少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指挥。”

——摘编自唐宝林《陈独秀全传》等

材料二:三部党史著作对建党和大革命时期提到“陈独秀”的次数及其评价数据统计

著作名总次数肯定否定中性出版信息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1511221951年出版,胡乔木(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编写。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55629201991年出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1305020602002年出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

——宣春波姚金果《统计数据看新中国成立后对建党和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研究之进展》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述党史对陈独秀在建党和大革命时期评价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陈独秀评价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林纾在《论古文之不宜废》一文中指出:“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林纾反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要是基于(    )
A . 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B . 语言发展的规律性 C . 中华文明的完整性 D . 中西文化的关联性
古代中国文化是一元的,儒学长期处于独尊地位。近代多元文化生态的出现,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历史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看准了政治责任,非有学问及道德的人不能担当……他深通礼乐射御书数,这是从事政治的基本学问,但他却无从政的机会。乃广收门人弟子,达三千人之众,教以六艺……志在造就士及君子

——周德伟《自由哲学与中国圣学》

材料二:董仲舒对策贤良,请表章(彰)六艺,罢黜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自兹以往,儒学之尊严,迪绝百流,遂乃兴学校,置博士……二千年来国教之局,乃始定矣。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材料三: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晚清士人的学术视野也较以前宽广得多,打破了传统的界限,而开始了对西学的研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以及因此而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一元结构……西方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

——郑大华《<新青年>创刊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认为一个人从政应该具备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
  2. (2) 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分析这一主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3. (3) 据材料三,概括晚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走向,请结合洋务思想加以说明。
  4. (4)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据材料四,归纳《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
伧父在《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中说:“新文化运动迎西学而弃传统,……譬有一人,其始以祖宗之产业,易他人之证券,既而所持证券忽失其价值,而祖宗之产业已不能回复矣。吾人精神界破产之情状,盖亦犹有生活的意义。”可见,作者主张(    )
A . 全面认同传统文化 B . 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C . 理性对待传统文化 D . 大力吸收外来文化
一位学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诸子和佛学的研究在深化,恢复了它们应有的地位。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 .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 混淆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 C .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 主张继承传统文化的特质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 《民约论》是伏尔泰的代表作之一 B . 民主与科学一度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C . 相对论否定牛顿的经典力学,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 . 徐志摩彻底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材料二:陈独秀指出:“尊卑贵贱之所由分,即三纲之说所由起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就是说,“三纲”乃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必然产物,它所维护的自然是封建等级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因此,“尊上抑下、尊长抑幼、尊男抑女”乃是它的根本精神与宗旨。……他的结论是,要摆脱压制,实现平等,维护独立自主的人格,建立“推己及人的主人道德”,就必须推翻“三纲”,批判旧礼教。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度,实现自由、平等,乃是中国近代的时代要求、历史任务。

——摘编自张锡勤《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的历史根源》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新表现,并指出对儒学的影响。
  2. (2) 结合材料二概括陈独秀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