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知识点题库

下列关于酶、酶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蔗糖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还原糖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 ③酶的氧化分解需要ATP ④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肝脏研磨液后的现象是产生的气泡少而迅速,持续的时间短 ⑤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⑥不可用同一吸管吸取肝脏研磨液与氯化铁溶液来验证酶的高效性 ⑦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 ⑧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

A . ①⑤⑥⑧ B . ①②④⑤⑥⑧ C . ①④⑤⑥⑧ D . ②③④⑦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 .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 . 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 . 增加、增加、减少、减少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 ℃,则反应速率上升 B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 C . 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 . 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

  2. (2) 小麦淀粉酶包括阿尔法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下表是某小组为“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而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甲

试管乙

1

加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2mL

2mL

2

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

1mL

/

3

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

1mL

4

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2滴

2滴

5

观察

 1

 1

  1. (1)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 , 可观测的指标是
  2. (2) 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

    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实验结果及得出结论:

  3. (3) 为了将此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填“高温”或“冷藏”)处理.
  4. (4) 如果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
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必须是酶的种类 B . 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底物不应用过氧化氢 D . 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宜选用过氧化氢为底物 B .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利用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差异 C . 欲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可将胚芽鞘置于单侧光和无光环境中进行实验 D . 对酵母菌计数时,先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记数室,再轻轻盖上盖玻片
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试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A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B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C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D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A . A B . B C . C D . D
关于教材中相关实验选材及相关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能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B . 选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碘液或斐林试剂检验结果 C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时,低倍镜观察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 D . 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增大细胞膜对染色剂的通透性,并使DNA与蛋白质分开
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符的是(  )
A . 盐酸﹣﹣洗去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 B . 70%的酒精﹣﹣保存土壤小动物标本 C . 缓冲液﹣﹣探究机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D . 碘液﹣﹣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 . 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可选用开放的豌豆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 C . 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D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深的区域
某实验小组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酶的活性 B . 曲线Ⅰ的实验作为对照实验 C . 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D . 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
下图所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

A . 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 . 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酶量 C . 温度导致了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 D . 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
过氧化物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氧气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2滴H2O2溶液,2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 B . 1号试管可以和4号试管形成对照 C . 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 . 4号试管也可用于探究高温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用人体胃蛋白酶溶液与一定量的蛋清稀释液混合,测得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曲线60 min后,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 B . 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和中性三组实验 C . 将胃蛋白酶溶液的pH调至10进行实验,结果与B曲线一致 D . 形成B曲线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应温度变为25 ℃,其他条件不变
下面有关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在实验中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使用8%的盐酸具有破坏细胞膜功能的作用 B . 观察线粒体,需要先用生理盐水制作临时装片,然后再加健那绿染液染色 C . 探究酶的最适pH,盐酸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 D .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使用15%的盐酸,主要目的是杀死植物细胞
下表为探究酶的催化特性所进行的实验基本过程及结果。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H2O2

4mL

4mL

4mL

4mL

4mL

4mL

溶液

蒸馏水

新鲜唾液

二氧化锰

猪肝研磨液

煮沸的猪肝研磨液

5℃猪肝研磨液

其他物质(等量)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A . 比较1、2、4试管,可以得出酶具有专一性 B . 比较1、3、4试管,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C . 将5、6试管转入37℃水浴锅中,气泡产生速度相同 D . 反应结束后3、4试管中产生的气体量相等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材料选对了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下面有关洋葱及酶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表皮细胞大,容易观察,可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B . 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可用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 C .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呈紫色,可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 D . 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不适宜用斐林试剂鉴定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也是该酶的最佳储存温度
B . 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C . 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 . 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1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B . 图1中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底物数量(浓度)有限 C . 图2中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D . 图3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