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知识点题库

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的部分图解。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 . 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 .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 .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 .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B . 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C . 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D . 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mmol/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但不可以是乳糖 B . 曲线④表示在某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分钟时间内完全分解 C . 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 D . 若曲线①②③麦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高于曲线②和③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具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 . 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 C . 酶适宜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条件下长期保存 D . 可用过氧化氢作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如图纵轴为生成物量,横轴为反应时间,其中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发生相应变化的曲线图是(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
A . B . C . D .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操作、原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使用苏丹Ⅳ对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 . 叶绿体中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取决于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 C . 糖类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D . 不能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鱼被宰杀后,鱼肉中的三磷酸腺苷(ATP)经过降解生成对鱼肉鲜味贡献最大的物质﹣肌苷酸(IMP),但是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该物质会被进一步降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风味变差.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常见淡水鱼(草鱼、鮰鱼和鳝鱼)的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分析回答问题:

金属离子

浓度

(mmol/L)

相对活性(%)

草鱼

鮰鱼

鳝鱼

Na+

30

100.83

101.47

96.03

Zn2+

1

112.38

116.06

158.13

Ca2+

5

65.21

96.18

88.18

ACP在不同浓度金属离子中的相对活性 

  1. (1) 鱼肉保鲜的思路为在IMP被降解前采取一定措施有效ACP的活性.据图1可知,草鱼ACP活性的最适pH为左右.
  2. (2) 据图2可知,3种鱼的ACP的最适反应温度最低的是;反应温度超过60℃与pH低于3.8,对鳝鱼肌肉ACP活性影响的机理(填“相同”或“不同”),其中pH低于3.8会破坏ACP的
  3. (3) 由表可知,对ACP活性有激活作用的元素是,可以通过在鱼肉中添加微量的来抑制鱼肉鲜味的下降.
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检测物质的颜色变化 B .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检测CO2的产生 C . 在“探究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数,通常将样液先稀释 D . 在“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实验中,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图中a、b、c曲线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过程中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 b曲线的处理条件是此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条件 B . 三条曲线的差异不可能是由于pH不同造成的 C . 三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造成的 D . 三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造成的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 .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 .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 .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 .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如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该图示能够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

图片_x0020_2016910186

A . 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B . 细胞代谢中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C . 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 D . 人红细胞中K吸收量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下图1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7

  1. (1) 据图1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2. (2) 据图1,在40 ℃至60 ℃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
  3. (3) 下表是图1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1可知表中③处应是,⑧处应是

    温度(℃)

    A酶活性(mmol·S-1)

    3.1

    3.8

    5.8

    6.3

    5.4

    2.9

    0.9

    B酶活性(mmol·S-1)

    1.1

    2.2

    3.9

    3.4

    1.9

    0

  4. (4) 图2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5. (5) 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要完成有关酶的实验,下列实验材料及药品的选择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材料及药品

A

酶具有催化作用

鸡蛋清、蛋白酶、双缩脲试剂、蒸馏水

B

酶具有专一性

淀粉、蔗糖、淀粉酶、本尼迪特试剂

C

酶具有高效性

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酶、二氧化锰

D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淀粉溶液、淀粉酶、碘液

A . A B . B C . C D . D
削皮后的果蔬出现褐变是果蔬中的多酚氧化酶氧化多酚类物质引起的。某同学用土豆和儿茶酚溶液研究温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按下表进行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级别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4号试管

5号试管

实验步骤

1

试管中各加入15mL1%的儿茶酚溶液

2

将儿茶酚溶液和2g土豆块分别置于相应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5min

0℃冰水浴

25℃

50℃

75℃

100℃

3

向儿茶酚溶液中加入土豆块,振荡后放回相应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10min后观察

实验现象(褐变等级)

0

1

3

1.5

0

A . 儿茶酚溶液的浓度、土豆块的大小和温度都属于无关变量 B . 实验步骤2可使儿茶酚溶液与多酚氧化酶混合时达到预设的温度 C . 实验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50℃ D . 果蔬削皮后用温水或沸水处理,可杜绝褐变现象的发生
聚乳酸(PLA)因其优良的理化性能和生物可降解性被认为是传统塑料的替代材料。某细菌产生的蛋白酶K对PLA有降解作用,为探究溶液起始pH值对蛋白酶K催化效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实验思路,并进行分析讨论。

材料用具:厚度及大小相同的PLA薄膜若干、蛋白酶K、不同pH的缓冲液、试管、恒温振动培养箱、天平等

(说明:PLA薄膜降解率=(m1-m2)/m1×100% m 1:降解前PLA薄膜的质量g;m2:降解后PLA薄膜的质量g)

  1. (1) 实验思路:

    ①配置蛋白酶K浓度为0.2g/mL,pH分别为5、6、7、8、9、10的酶液。

    ②用天平称取6份,每份记为m1 , 分别放入6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分别加入上述酶液各2mL。

    ③置于恒温振动培养箱中,转速140转/分,50℃保温12h。

    ④12h后取出样品,分别干燥、并记为m2 , 计算每组PLA薄膜降解率。

  2. (2) 实验数据处理如下表所示

    pH

    5

    6

    7

    8

    9

    10

    降解率

    15%

    10%

    10%

    18%

    80%

    60%

    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坐标图中绘制曲线图。

  3. (3) 分析与讨论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将各试管置于50℃恒温培养的目的是

    ②由曲线图可以看出,起始pH值在范围内,PLA降解率较低,说明蛋白酶K在起始pH值相对较低条件下降解活性低; 在此实验基础上,若要进一步探究蛋白酶K酶解的最适起始pH值,应在范围内做进一步实验。

    A.8-9 B.9-10 C.8-10 D.7-10

    ③有人认为上述实验设计不严谨,缺少空白对照,你认为应增加个空白对照组。

    ④蛋白酶K由细菌产生,细菌与真菌最主要的区别是

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也可以是蔗糖 B . 图甲中物质b化学本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 C . 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温度①>②>③ D . 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酶浓度①>②>③
生物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95%的酒精冲洗以去除卡诺氏液 B . 可以利用淀粉和淀粉酶进行酶最适pH的探究 C .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D .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下列关于酶的活性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酶的数量越多,酶的活性越高
B . 酶的活性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
C . 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D . 在适宜的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图中曲线I、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B . 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 . 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均发生改变 D . 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某同学对蛋白酶TSS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pH

CaCl2

温度(℃)

降解率(%)

9

+

90

38

9

+

70

88

9

-

70

0

7

+

70

58

5

+

40

30

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

A . 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 B . 结合①、②组的相关变量分析,自变量为温度 C . 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70℃,最适pH9 D . 尚需补充实验才能确定该酶是否能水解其他反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