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已知平面α∥平面β,AB⊥α,A∈α,B∈β,直线aα,直线bβ,且a∥b,A到a的距离是2,B到b的距离是5,AB=4,则a、b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当a、b在直线AB的同侧时,过点A作AC⊥a,垂足为C,过点B作BD⊥b,垂足为D,连结CD,可证CD为a、b间的公垂线,且ABDC为直角梯形,AB=4,AC=2,BD=5.∴CD=5.同理,当a、b在直线AB的异侧时,a、b间的距离为.答案:5或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天论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也?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 (1)对文章中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常 ②治 ③本 ④贰 ⑤薄 A.①经常 ②治理  ③农业生产 ④违背  ⑤迫近 B.①规律 ②正确的治理措施 ③农业生产 ④差错,通“忒” ⑤变化 C.①规律 ②正确的治理措施 ③农业生产 ④差错,通“忒” ⑤迫近 D.①经常 ②治理  ③农业生产 ④差错,通“忒” ⑤迫近 (2)写出下面两句话中的通假字。 ①倍道而妄行:_______ ②畜积收臧于秋冬:_______ (3)下列各组句子,加粗虚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②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③畜积收臧于秋冬 ④祸患常积于忽微 A.①②意义、用法都相同;③④意义、用法也相同。 B.①②意义、用法都不同;③④意义不同,用法相同。 C.①②意义、用法都不同;③④意义、用法也都不同。 D.①②意义、用法都相同;③④意义不同,用法相同。 (4)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界运行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不是为了让尧存在,也不是为了让桀灭亡。 B.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衣食充足而又适应天时变化进行活动,那么天也不能使人生病。 C.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所处的天时条件与太平时期没有什么两样,但是遭遇到的灾难却与太平时期大不相同。 D.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一——天创造的岐山呵,大王把它开辟出来。大王振兴起来的基业,文王使它得到安定。 (5)仔细领会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依据文章内容,“天”“人”的职分分别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天”的职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职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论》是反映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作,请简要概括所选文段表现的荀子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