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化学

下列有色溶液褪色原理相同的是(   )

①SO2使品红溶液褪色;②Cl2使品红溶液褪色;③Na2O2加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④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聚氯乙烯的单体是CH2=CHCl B . 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聚乙烯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 聚乙烯的链节是CH2=CH2 D . 聚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按要求填空:

⑴ 钠与水反应(离方程式)

⑵ 除去碳酸氢钠容液中少量碳酸钠<离子方程式)

⑶ 除去碳酸钠固体混有的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

⑷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化学方程式)

⑸  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离子方程式)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可以测定市售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单位g∙L−1),实验过程包括标准溶液的准备和滴定待测溶液。

I.准备KMnO4标准溶液

a.配制100.00mLKMnO4溶液备用;

b.准确称取Na2C2O4基准物质3.35g(0.025mol),配制成250.00mL标准溶液。取出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3 mol∙L−1硫酸酸化后,用待标定的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

II.滴定主要步骤

a.取待测双氧水10.00mL于锥形瓶中;

b.锥形瓶中加入30.00mL蒸馏水和30.00mL3 mol∙L−1硫酸,然后用已标定的KMnO4溶液(0.1000 mol∙L−1)滴定至终点;

c.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的数据如表:

组别

1

2

3

消耗标准溶液体积(mL)

25.00

25.02

24.98

d.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称得的Na2C2O4配制成250.00mL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
  2. (2) 标定KMnO4溶液时,能否用稀硝酸调节溶液酸度(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写出标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3) 滴定待测双氧水时,标准溶液应装入滴定管,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4. (4) 计算此双氧水的浓度为g∙L−1
  5. (5) 误差分析:在第II步滴定主要步骤中,下列操作会使双氧水浓度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
    A . 锥形瓶洗净后用双氧水润洗 B .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 . 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D .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B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H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 . 0.1mol/LNa2CO3溶液:c(OH-)=c(H2CO3)+c(HCO3-)+c(H+) D . 对于反应2SO2+O2 2SO3,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SO2平衡转化率
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浓度为c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ρ= B . W= C . W= D . C=
探究浓硫酸和SO2性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现象预测与解释或结论存在错误的是(   )

选项

仪器

现象预测

解释或结论

A

试管1

冷却后,把液体倒入水中,溶液为蓝色

铜被氧化,转化为Cu2+

B

试管2

紫红色溶液由深变浅,直至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C

试管3

注入稀硫酸后,出现黄色浑浊

SO2具有氧化性

D

锥形瓶

溶液红色变浅

NaOH溶液完全转化为NaHSO3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用0.1000mol•L﹣1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装碱液的锥形瓶用NaOH溶液润洗 B . 滴定时,眼睛注视酸式滴定管中液面的下降情况 C . 应用右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活塞 D .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到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液体为橙色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 B . 碳酸钙加入醋酸溶液中: C .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硝酸反应: D . 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NO、NO2是常见的氧化物。用H2或CO催化还原NO可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2NO(g)=N2(g)+O2(g)    △H=-180.5kJ·mol-1

2H2O(l)=2H2(g)+O2(g)   △H=+571.6kJ·mol-1

则用H2催化还原NO消除污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短周期主族元素 Q、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 的简单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可形成盐,X 与Q 同周期且是该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Y、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 与 Z 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呈强酸性 B . Y 单质常温下稳定不跟酸碱反应 C .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Q<X D . Y 与 Z 的一种化合物是高温结构陶瓷材料
已知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11.2L 和22.4L NO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后,气体分子总数小于 B . 溶液中,含有的数目等于 C . 1L 的纯水中含有的数目为 D . 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阴极得到电子的数目为2

CO(g)H2O(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O(g)H2O(g)的总焓大于CO2(g)H2(g)的总焓

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   △H=+41kJ/mol        

D1mol CO2(g)1mol H2(g)反应生成1molCO(g)H2O(g)要放出41kJ的热量

在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内,物质DT时发生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67 mol/(L·min)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D(s)2A(g)+B(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A)2·c(B)

C已知:反应的H0,则第5分钟时图象呈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高体系的温度

D若在第7分钟时增加D的物质的量,则表示A的物质的量变化正确的是a曲线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丙的浓溶液是具有强氧化性的酸溶液,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W>X>Y

B.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Z>Y>X

C. 由W、X、Y、Z构成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D. K、L、M中沸点最高的是M

酚醛树脂是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可用酚类与醛类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相互缩合而成,类似的合成过程如下:

反应①

反应②+(n-1)H2O

⑴化合物Ⅰ的分子式____________。

⑵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⑶化合物Ⅱ也能与CH3CHO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有机物Ⅲ,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机物Ⅱ与足量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现有Fe2O3 CuO的混合物,在足量H2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比原混合物减轻1.6 g;若将等质量的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欲使之完全溶解,需1 mol/L的盐酸的体积至少为(  )

A0.05 L          B0.1 L            C0.2 L           D0.4 L

反应4A(s)+3B(g)2C(g)+ 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3 mol·L1·min1

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值是321

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s1

DBC的反应速率分别表示2 min内各自的消耗量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位素的是         

AO2O3                          B12H213H2      

C612C613C                      DC2H5COOHCH3COOCH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水电离出的c(Hc(OH)1022的溶液:KNaSOS2O

B.澄清透明溶液:Mg2Cu2ClSO

C.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HKAlONO

D.含0.1 mol·L1 KI的溶液:Fe3NaNO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