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的证明 知识点题库

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 . 若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2,则S1+S2+S3.

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最短的之边长为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 1 B . 3 C . 4-2 D . 4+2
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引起很多人的兴趣.l955年希腊发行了二枚以勾股图为背景的邮票图1所示.所谓勾股图是指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构成,它可以验证勾股定理.在如图2的勾股图中,已知∠ACB=90°,∠BAC=30°,AB=4.作△PQR使得∠R=90°,点H在边QR上,点D,E在边PR上,点G,F在边PQ上,则RQ= ,△PQR的周长等于  

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弦图它是由四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 的面积是13, 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a,较长直角边为b,下列说法:

①a2+b2=13;②b2=1;③a2﹣b2=12;④ab=6.

其中正确结论序号是  

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了小聪以灵感,他惊喜的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或图2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下面是小聪利用图1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

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

证明:连结DB,过点D作BC边上的高DF,则DF=EC=b﹣a

∵S四边形ADCB=SACD+SABC= b2+ ab.

又∵S四边形ADCB=SADB+SDCB= c2+ a(b﹣a)

b2+ ab= c2+ a(b﹣a)

∴a2+b2=c2

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

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2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

如图1是用硬纸片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为c;图2是以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验证勾股定理的图形.

  1. (1) 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并用它验证勾股定理;
  2. (2) 假设图3中的直角三角形有若干个,你能运用图中所给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另一种能够验证勾股定理的图形吗?画出拼成图形的示意图(不写验证过程).
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49,小正方形面积为4,若用x、y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y),下列四个说法:①x2+y2=49,②x•y=2,③2xy+4=49,④x+y=9.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如图,点C在线段BD上,AC⊥BD,CA=CD,点E在线段CA上,且满足DE=AB,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点F.

  1. (1) 求证:DE⊥AB;
  2. (2) 若已知BC=a,AC=b,AB=c,设EF=x,则△ABD的面积用代数式可表示为;SABD= c(c+x)你能借助本题提供的图形,证明勾股定理吗?试一试吧.
【知识生成】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图形的面积,可以探求相应的等式.

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数学大会,大会会标如图1所示,它是由四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 ,斜边长为c.

  1. (1)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用两种方法可分别表示为
  2. (2) 你能得出的a, b, 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等号两边需化为最简形式);
  3. (3) 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5和12, 则其斜边长为.
  4. (4) 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可以得到一个等式,这个等式可以为
  5. (5) 已知 , ,利用上面的规律求 的值.
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

了小聪以灵感,他惊喜的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或图2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下面是小聪利用图1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

证明:连结DB,过点D作BC边上的高DF,则DF=EC=b﹣a

b2+ ab.

又∵ c2+ a(b-a).

b2+ ab= c2+ a(b-a)

∴a2+b2=c2

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

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2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

勾股定理是一条古老的数学定理。它有很多种证明方法。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根据弦图,利用面积法进行证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提出把“数形关系(勾

股定理)”带到其他星球,作为地球人与其他星球“人”进行第一次“谈话”的语言.

  1. (1) 请你根据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符号语言叙述).
  2. (2) 以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为基础,可以构造出以a、b为底,以a+b为高的直角梯形(如图(2))。请你利用图(2)证明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了小明灵感,他惊喜地发现,当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摆放时,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 .请你写出证明过程.

图片_x0020_100038

“赵爽弦图”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一个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和6,则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的面积差是(    )

图片_x0020_72191183

A . 9 B . 36 C . 27 D . 34
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我们学习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公式时,课本上用图形面积法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观察下列4个全等的Rt△。

图片_x0020_100016

  1. (1) 用4个全等的Rt△拼成如图1所示的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还可以表示为,所以 ,将 展开整理后,可进一步的得到等式:.
  2. (2) 用4个全等的Rt△还可以拼成如图2所示的大正方形,请利用图2证明(1)中等式成立.
  3. (3) 若已知Rt△中, ,利用你得到的等式求 的值.
如图

图片_x0020_1200080568   图片_x0020_370899325     图片_x0020_1404029567    图片_x0020_1676130881 图片_x0020_1284489453     图片_x0020_100006     图片_x0020_100007

(背景阅读)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之一,西方国家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在我国古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验证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如图1),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流传至今.

(实践操作)

  1. (1) 请叙述勾股定理;
  2. (2) 验证勾股定理,人们已经找到了400多种方法,请从下列几种常见的验证方法中任选一种来验证该定理:(以下图形均满足验证勾股定理所需的条件)
  3. (3) (探索发现)如图4、5、6,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或直径,分别向外部作正方形、半圆、等边三角形,这三个图形中面积关系满足 的有个;
  4. (4) 如图7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直径作半圆,设图中两个月形图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 ,直角三角形面积为 ,请判断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三国时代东吴数学家赵爽(字君卿,约公元3世纪)在《勾股圆方图注》一书中用割补的方法构造了“弦图”(如图1,并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已知,图2中涂色部分是直角边长为 ,斜边长为 个直角三角形,请根据图2利用割补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

图片_x0020_100027

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①所示的大正方形,中间也是一个正方形,它是美丽的弦图,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b(a<b),斜边长为c.

  1. (1) 结合图①,求证:a2+b2=c2
  2. (2) 如图②,将这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无缝隙无重叠地拼接在一起,得到图形ABCDEFGH,若该图形的周长为24,OH=3,求该图形的面积;
  3. (3) 如图③,将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紧密地拼接成正方形PQMN,记正方形PQMN、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18,则S2=
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 , 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 的方式放 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图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且  ,则  的长为(  )

          图1                图2

A . B . C . D .
勾股定理的验证一般用法,其基本思想是借助于图形的来验证,依据是对图形进行后面积的原理.
观察、思考与验证.
  1. (1) 如图1是其中一条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请你写出这个公式

  2. (2) 如图2所示, ,且B,C,D在同一直线上.则

  3. (3) 伽菲尔德(1881年任美国第20届总统)利用(1)中的公式和图2证明了勾股定理(发表在1876年4月1日的《新英格兰教育日志》上),请你写出验证过程.